美文网首页周口师范学院
从《前赤壁赋》中读离愁别绪

从《前赤壁赋》中读离愁别绪

作者: 周口师范学院 | 来源:发表于2017-06-19 13:54 被阅读38次

        本文参加#未完待续,就要表白#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苏东坡为宋朝豪放派词风的一代大师,其作品风格豪迈、视野广阔、个性鲜明、趣意横生、其赋一如其词,力改推陈铺就之风,直抒胸臆、娓娓道来,看似随意拈来,实则深思熟虑。其中《前赤壁赋》在托物咏志、借物抒情方面堪称一绝。

         赋中的客说:“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又何尝我们态度消极,郁郁寡欢时的真实写照呢?

         时光易逝,四年前还在教室中一起读书写字的我们,四年后却已分散海角天涯。其实仔细想想,人生不过须臾。与天地相比,四年、十年、甚至是百年,都是那么的短暂。

        我想要我的友谊与明月相拥而与世长存,但是或因为梦想、或因为追求、或因为观念的不同,昔日同窗挚友,已然各奔东西。有时候夜深人静时,脑海里会突然想起过去的种种,心里莫名涌来的低落。那时,会叹息为什么曾经一起立下誓言的我们,没能像不会断流的长江那样一直一直在一起。

        继续读下去时,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短暂的伤感后,其实仔细想想,这世上还真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羡慕的长江水,前一秒和现在的是同一股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人们都在追求永恒,可世间哪里又会有永恒呢!我记得儿时的科学课上,老师说:“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天上你看到的那颗恒星其实是它几亿光年前的样子。而现在,或许它早就不复存在了。”

       有的人离开了,还会有新的人走近我们的世界。所以不必去哀叹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谁的人生都不是别人人生的附属品。与其哀叹离别,为何不心怀祝福。你又怎能断定,分开不会是另一段美好的开始呢?

        我愿祝福我的母校,我的同窗,在以后没有我陪得日子里,能够变得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 从《前赤壁赋》中读离愁别绪

    本文参加#未完待续,就要表白#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苏东坡为宋朝...

  • 读《前赤壁赋》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可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取三...

  • 徐中玉:苏轼的人生境界

    常读苏轼的《前赤壁赋》,从他虚拟的主客问答中,理解了贬居黄州时他内心的苦闷以及通过思考如何到达了一种比较超脱、达观...

  • 徐中玉:苏轼的人生境界

    常读苏轼的《前赤壁赋》,从他虚拟的主客问答中,理解了贬居黄州时他内心的苦闷以及通过思考如何到达了一种比较超脱、达观...

  • 读苏轼《前赤壁赋》

    常在江边跑步,有时看到一叶扁舟翩然行于江上,无论春夏秋冬,都会想起一句诗: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作者柳宗元,诗...

  • 读《前赤壁赋》有感

    文/司马青衫 少时临摹字帖,颜体的《前赤壁赋》,读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

  • 一日一诗

    抄写《前赤壁赋 》

  • 有进步吗?

    临写《前赤壁赋》

  • 品读丨诗意人生

    诗意人生 文/燕赵北羽 近读《观止》,佳作连连,篇篇叫绝。谓之“观止”,实不为过。 夜读苏子之《前赤壁赋》,其文,...

  • 希望闺蜜早点赶走离愁

    2019年08月31日 星期六 晴 闺蜜家孩子昨儿飞芝加哥大学读研去了,闺蜜早几天前就陷入了离愁别绪的郁闷中无法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从《前赤壁赋》中读离愁别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mg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