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是面食,我从心底里爱这玩意儿,但无关感情,只因饱腹。
记得刚上初中,每次期末考试前都会认真备考。一学,就是一天,累了,倦了,才会吃饭。凑巧,若是饭菜凉了,就煮饺子,在庭院里吃,风吹着饺子,不烫嘴。繁星也如饺,里面大抵是只包着盐或椒吧。但吃着饺子,就会想起母亲深夜独自包饺子,完成之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就会想起大年三十娃儿们正抢饺子,吃到打嗝的可爱;就会想起春节时燃炮竹、贴对联,家人喊一声“吃饺子啦~~”想到这些,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年三十的下午,亲人们开始围坐在大桌子前包饺子。这边包饺子来上一句,那边摆饺子就接上下句,有说有笑。无论心境,没有拘谨,有的只是最纯真的高兴。孩子们则已经偷偷溜到街上去,那里灯笼挂了一排排,非常喜气。丝溜溜的风轻轻扑面,通红的光轻轻摇曳光,摇出小商贩儿的身影和孩子们踊跃的小手。
夜,很晚了,孩子们才回家,却又不肯去睡,在院子里放起炮、玩起火来。即使听到大人们“白天玩火黑夜溺炕”那种恐吓的话,即使年龄小一点的,捂着耳朵,甚至还哭出来,也还是窃窃地玩个痛快。爱玩,或许本就是孩子的天性。然后就开始叫嚷着说饿了,母亲就会把晚饭剩下的饺子,在热油里煎一煎递来吃。热热的囵囤下几颗就饱了,躺下,连梦里都燃着炮火,溢着饺香!
大年初一,大人们先给灶王爷祭上头一碗,念叨上祝福平安的话之后,再把孩子们喊起来吃饺子。孩子们便开始又挣又抢,倒不是有多爱吃,而是为了能吃出钱来炫耀自己的福气。达到目的的,肚子早已撑的滴溜圆。
这个时候,我只记得是南宋末年的张仲景发明了饺子,医者仁心,怜悯苍生;却不甚清楚是谁第一个往饺子里面塞硬币。嗝~嗝~忍不住又打起了饱嗝
最骄傲的,是家有哥哥服部队兵役,每次探亲回乡,兵友们会给他煮上一碗饺子,有“上车饺子下车面”一说。如果部队有任务回不来了,母亲煮的饺子就会很郑重的留出一碗,那是专门给哥哥留的。妈希望哥哥吃了饺子就充满了干劲儿,保家卫国。后来哥哥退役回家,母亲专门做了面条和饺子两样饭。那天,哥哥沾着香醋吃得非常慢,似乎每一颗饺子都是回忆。
想着自己之前的成绩还不错,这学期我还想做得更优秀;想着自己现在已经跟母亲学会包饺子的手艺了;想着自己将来或许也会参军,去保家卫国驰骋战场,做一个真正的马前卒~~
心中油然而生的这些情感啊,在饺子热气腾腾的雾气中伴着饺香缭绕着,氤氲着,弥漫着,经久不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