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作者: 旅历在人间 | 来源:发表于2023-08-10 23:57 被阅读0次

    小时候有学过一篇课文,叫《在山的那边》,那时候也总会想要反问一句:在山的那边,真的就会是海吗?

    年少时的懵懂现在想来就是一种乐趣。大概谁也不会想到,当初我们那群才十岁左右的孩子,带着那样一种疑问,竟然真的进行了一番跋涉。

    但那与较真无关,也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得益于川渝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过去那群孩子就是天真地想要亲眼所见,想要去一探究竟!

    再要放现在,或许那股鲁莽的劲头已经太过稀缺。与大多城市家庭相比,川东的孩子相对更多是放养,但也不会缺乏父母的管束,我想,这一点可能在其他地方也别无二致。所以,要远行,必然只能是背着父母才能实施的。

    当沿着川东典型的盘山公路一步步前进时,那时那群孩子早已把可能会面对的责骂抛之脑后,一心就只想要去山顶一睹为快!然而,在现在看来,或许当初看到的是山,或者还是海,对于那时的我们都不重要,因为相比结果,追寻的过程似乎永远都来得更有力量!

    没成想当初一个个才十岁左右的孩子真一路翻山越岭,还能走过了十几里,也真不知是哪来的劲头。

    犹记得沿着公路盘旋而上,一片片松林掩映之下,在半山腰之上还路过一处寺庙。在那之前似乎有听说过,但也并不熟悉,一个个只能碍于菩萨的威严而毕恭毕敬,希望菩萨保佑我们真的能够看到山那边的景象。

    在寺庙稍作停歇便继续前进,再上到后山腰大家便提议要吃个野餐,就着河流选了一处依山傍水的宝地,坐在草地不自觉地就大快朵颐起来。为了这次爬山,大家也可谓是装备齐全,一个个大包小包毫不含糊,水、零食、水果,药品以及各种干粮一应俱全…

    等在后山腰停留的空当,听着草丛里有点响动,于是几个调皮的男孩子一拥而上,一把就抓住了一个小家伙,拿起来一看,大声惊呼“四脚蛇”。女孩子们根本不熟悉,以为就是壁虎,可后面也才知道,它的学名叫“中华石龙子”,虽然和壁虎同属蜥蜴类,但外形和习性还是有所差别。

    任石龙子的身手是怎样敏捷,但也还是没逃过男孩子们的“魔爪”,可见平时也没少调皮过。本来他们琢磨着把那小家伙装在带来的矿泉水瓶里,正巧也能腾出一个空瓶,可禁不住还是有爱心的多,最终还是把它放归了山林。毕竟,它本就属于大自然!

    等放归之后,小队伍继续前进,在不远处却看到了一簇簇开得正艳的映山红,孩子们面面相觑,满心欢喜。不来到大山里,这个花是见不到的,虽然娇艳,但它也实在野性。

    它的学名叫“杜鹃”,素有“花中西施”的美誉,这可也是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心头好,为此还留下了“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的诗句,真赞誉极高,可见也是情有独钟了!

    一般杜鹃也会作为城市建设用花,更多是紫红色,但我们见到的野生的却是火红火红的,艳丽得很。现在想来,能遇见也是上天对当时天真善良的孩子们的奖赏吧!

    石龙子看到了,映山红也摘了,乐是真乐了!大家再一鼓作气朝山顶走去。不知道再走了多远,终于看到了几户人家,那时不懂事,潜意识里就认为没谁会选择住山顶,不方便,又路远,总觉得费那么大的劲干嘛?可后来才知道,他们是舍不得离开…

    村民们的房屋都依山而建,在前前后后的两片高低不一的空地上,再后方就是连绵起伏的山体。村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这样世代更迭着…

    出来迎接我们的正好是下面那块空地居住的一对爷爷奶奶,看着我们这群不大不小的陌生面孔,忙问我们是干嘛来着。听我们说口渴了,爬山带的水都喝完了,老两口连忙把我们叫进去屋里,用葫芦做的水瓢舀了一大瓢端给我们,见我们人多,“快进来,拿上瓶子都来后屋接水···”好是热情!

    “水好清凉!”、“大山里的水可以直接饮用,也没有什么污染”、“喝上去可真甜!”无人不赞赏着,关键也太难有机会喝上一口天然的清泉水,“这也是大山的恩赐!”

    听着响动,上面空地的村民也好奇地往下面望,喊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来干什么?”

    “我们是从街上来的,我们来爬山,来看雪···”一个个害怕被嘲笑,都不得不掩盖真实的来意,毕竟,小孩子也是要面子的。村民们也被当年的那群小孩子逗得大笑,“这个时候哪来的雪啊?”

    正值3、4月份,当年还是孩子的我们也还以为山顶的雪还没有完全融化,还幻想着打雪仗、堆雪人的场景…

    可对于四川盆地来说,环绕四周的山脉和高原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使得气候全年温暖湿润,而盆地内的下沉气流就像是一床被子,将暖气团笼罩在了盆地内部,起到了保温作用。不仅如此,位于川盆北部的秦岭、大巴山又阻挡了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就这样,冷空气进不来,暖空气也散不开,以至于冬季月均温都可达5~8摄氏度,因此,除非高海拔地区,其他地方都很难能见到雪,甚至十年难一遇…

    可那时的一群孩子哪里又明白这些道理呢?只能故作失望地答道:“是啊,根本就没有雪,我们爬了十几里,连雪的影子都没有看到!”稚气未脱的样子看着也不禁让大人们发笑。

    “这时哪来的雪,雪要在冬天去了,等那时候你们再上来,山顶的雪就大了,也厚的。这现在没雪,山顶正好在开采玄武石,都不让其他人上了。”

    听到说没雪,也上不了山顶,一群孩子倒都没有失落,因为上来的一路已经够欢了!要在平时,被父母看在家里,爬个山简直就是奢望。这时不知道是哪个显眼包问了一句:“山那边是什么?是海吗?”

    “哈哈,真是童言无忌!方圆几十里,全是山,哪里来的海啊。四川多山,倒是有湖,海还要跨好几个省你们才看得到…”

    “原来是这样,我们早该知道了,就是嘛!我们四川就没有海嘛!”知道了答案,倒因为实践出真知而欢欣鼓舞,丝毫没有任何不满和懈怠的意思,再回想起来,那时的纯真相对于现在已经太稀缺了!

    既然得到了答案,便准备告别爷爷奶奶,临走时我们把带来的空瓶和一些零食、水果送给了他们,算是报答老两口的好意。但爷爷奶奶执意不肯收下,我们就只好不依不饶,偶尔做个“坏孩子”也是一种乐子,直到被收下,不然还真不会罢休。

    随后爷爷奶奶才和我们讲起了他们的故事,才知道他们的孙女和我们也差不多一般大,但和父母去了北京,只有过年才会回来,有的时候甚至不回来···

    当说到去年孙女和儿子、儿媳都没有回来时,爷爷奶奶眼里充满了失落。当被我们追问为什么不和他们一起生活时,听到了大多数老人的辛酸,“人老了,不中用了,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老一辈或许就是这样,一辈子为了子孙,却从未过多地考虑过自己,那种牺牲无言而伟岸。但再次回想,也莫名只觉一阵心酸…

    记得听他们讲述,除了生活生产上能自给自足外,平时偶尔也上山套个小动物,再许久一次下山赶个集。老一辈一直认为他们原始而朴素的生活方式仿佛是与现代格格不入,所以也不愿去到儿女身边,更不愿离开自己一辈子生长的故土…

    那时候作为一个孩子听到那些便有一种震撼,现在再回顾,那股暖流依然在心中涌动。一想到他们的付出,他们的无怨无悔,竟是那样让人动容…

    在山的那边,虽然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海,却看到了比海更为宽广的爱,有如划破长空的闪电,更有如照耀暗黑的光明。或许,它很平凡,甚至不起眼,但它却比我们想要领略的更为闪耀而有力。

    至此,自己只想致敬大山,致敬老一辈的奉献!致敬那无上荣光的责任、致敬那无言而伟岸的牺牲…

    有种感动,只因奉献,祝福他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山的那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oz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