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家宝藏
《国家宝藏》No.6:湖南省博物馆

《国家宝藏》No.6:湖南省博物馆

作者: 木幽兰 | 来源:发表于2018-05-03 12:07 被阅读73次
    《国家宝藏》湖南省博物馆宣传图

    说到湖南,就想到“辣”!而且还是麻辣,这滋味真是带劲!我是个不能吃辣的人,估计去了湖南就会水土不服。但是湖南还有个美称叫“芙蓉国”。唐代有诗句“秋风万里芙蓉国”说的就是湖南啦!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又“辣”又“美”的湖南孕育出的自然是刚柔并济的湘妹子~是怎样的过去造就了今天的湖南,湖南在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的又是什么?

    馆藏18万件的湘博,文物不算多,但精品却不少。跟随湖南省博物馆段晓明馆长,让我们一起来品位独特的湘文化!


    中文名称: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

    出土地点:湖南长沙窑(1983年)

    所属年代:唐

    价值所在:守护历史,守护中国制造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 执壶上的诗文,很有生活气息 当年的海上丝绸之路线路图

    图片中的执壶看起来样子有一点怪,因为它的壶嘴特别短,这样的壶倒水应该不是很方便,但是这就是我们现在用的茶壶的鼻祖,壶嘴在实际使用中变得越来越长,样子也变得多样,能适应各种场合的使用。

    这个不起眼的执壶只有19cm,有意思的是壶身上有一段很生活化的诗词“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

    原来最早的瓷器并没有图案和文字,而从长沙窑开始才有了这样大胆的创新。这样的文字或图案就是最早的广告,看来要想生意做的好,广告不可少!想到这里,自己在经营的服饰类似乎广告投入还不够,一直都觉得口碑最重要,但是要想短时间有效果,广而告之还是有必要的。

    “长沙窑,大唐造”!这句广告词一样的话语带着一股魔性~开朗的湖南人就是凭着这股对商业的敏锐性,将长沙窑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到世界各地!使得长沙窑在中晚唐时期成为外销“瓷王”,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将中国的瓷文化传播了出去,也使长沙窑融合了西方文化,特别是受伊斯兰文化影响颇深。

    1998年在印尼海域打捞出的一艘唐代时期的阿拉伯商船“黑石号”上,发现的长沙窑瓷器多达60000多件!可想而知,当年长沙窑作为“瓷王”被远销到西亚,北非,东南亚等各国受欢迎的程度。

    长沙窑从长沙石渚湖出发,通过国内沿海港口被运输到世界各地,输出的不仅仅是瓷器,连带着还有长沙人的创新意识和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跟着前人的脚步走并不困难,最难的就是这第一步!人生的机遇往往也就在这不确定之中。不确定让人感觉害怕,不敢尝试;不确定也给人很多惊喜和意外。这应该也是人生的乐趣!


    中文名称:辛追墓T形帛画

    出土地点: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1972年)

    所属年代:汉

    价值所在:守护历史,守护瑰丽梦想

    T形帛画简介 图中持拐杖者既是辛追夫人 帛画由天上—人间—地狱 三部分组成

    一付在锦饰内棺盖上被发现的帛画,因为它的主人是震惊考古界的辛追娭毑而变得特别。大家都知道辛追夫人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千年湿尸,她的发现让我们知道了世界上不仅仅只有木乃伊。这付T形帛画本身的价值就很高,它体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寄托。

    帛画分为三部分,天上——人间——地狱。虽然如今从科学上来解释,人死后是不会到天堂或地狱的,但是民间的百姓大多还是对这种说法充满敬畏之情。在我看来,鬼神之说自然是无稽之谈,但是的确有一些科学还无法解释的现象,需要我们去探索。未知的不代表不存在,我们仍然需要怀着谦卑和信仰之心去发现更多的未解之谜。

    帛画表现的手法虚实结合,天上和地狱部分没有人见过,但是画的一点都不空洞,天上部分被描绘成很美好的样子,人们都愿意去相信好人死后会升入天堂,继续过着舒适的生活;而作恶之人也会跌入万丈深渊,只有在地狱经历过各种酷刑,赎清罪孽才能重新为人;而人间是介于天上与地狱之间的,是一个修炼的过程!而且帛画中的人间正好也是写实的画法,中间的拄着拐杖的老妇人就是辛追夫人本人。这一点在后来发掘马王堆汉墓时就给了印证,因为墓中的确发现有一个拐杖,样子也与帛画中的非常契合。

    帛画中颜色最艳丽的就是一个红红的太阳,里面却是一只乌鸦!看似毫无头绪的图案,却蕴藏着天文学的知识——这代表的就是太阳的黑子运动,古人居然可以肉眼观测到!一付帛画竟然还能揭示科学,是不是很神奇?

    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是讲究情与缘的,所以在人死后都希望能有一个好的归宿,能将人间的感情与一切的缘份都寄托过去。虽然这是一份虚妄的想法,但是这也是一份美好的精神愿望。都说人如果没有了精神寄托,就等于行尸走肉,人类的不断进步也是基于美好的想象。所以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中文名称:皿方罍

    出土地点:湖南省桃源县(1919年)

    所属年代:晚商

    价值所在:守护历史,守护上古血脉

    器盖合一的皿方罍 皿方罍之盖、器

    高88cm的皿方罍是晚商青铜器鼎盛期的代表之作,这么高大的器物也是一件盛酒器。被称为“方罍之王”,当之无愧!

    很惭愧的是在了解皿方罍之前,我连“罍”字都不认识。赶紧百度才知道“罍”是象形文字,下面是“缶”,说明这是一个容器,上面这么多“田”代表的是容器上的花纹。“罍”分为圆罍和方罍两种。在商代,罍身上的花纹纷繁复杂,后来到了周朝,慢慢化繁为简,渐渐推崇素雅庄重的风格。皿方罍的命名是因为它是出自当时晚商“皿氏家族”,器内有六字铭文“皿作父己尊彝”,盖子上有八字铭文“皿而全作父己尊彝”,通过这些文字的记载,我们可以确定它的出身。

    今天我想重点说说皿方罍曲折的回归之路。在皿方罍被发现后,因为各种历史原因,盖与器身天各一方,器盖被湖南省博物馆收藏,而器身被文物贩子贩卖,流失海外,从巴黎到日本再到回国,兜兜转转近一个世纪!

    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文物流失海外无法收回,心里真的非常无奈又焦急!大量文物流失是因为之前的我们一直受人欺凌,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

    令人欣慰的是伟大的中国已经觉醒,我们懂得只有反抗才能夺取到原本就属于我们的权利,我们不仅要守护我们的血脉,繁衍生息;我们更加要守护我们的文脉,发扬光大!

    皿方罍参加过多个拍卖会,2001年被法国以926.4万美元拍走。我们与器身又一次失之交臂!可见文物回归非常不容易,到了别人的手里,再想要回来,不光光是付出巨大的金钱为代价,更关键的是需要遵守拍卖品的游戏规则。这几就有各种不可控的因素。所以要想保护好文物,只有把它们留在自己身边!文物虽然不能言语,但是它们也是有灵魂的,落叶尚且需要归根,文物亦然,人尤甚!

    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亲人之间分离之苦,但是海峡两岸一直都期盼台湾能早日回归!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不争的事实,回归是早晚的!希望时间不会太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景自萱:9个博物馆出场顺序有什么讲究吗?
        木幽兰:@景自萱 出场顺序估计还是跟影响度以及文物的重要程度有关吧。这只是本人个人的看法,感谢关注~

      本文标题:《国家宝藏》No.6:湖南省博物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rk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