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我们捧起《论语》,我们该如何下嘴

当我们捧起《论语》,我们该如何下嘴

作者: 文辉辉 | 来源:发表于2016-09-15 14:48 被阅读0次

    原创 樊登读书会 不同樊想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梁漱溟

    孔家儒学之为入世之学,因其不究外化之物理,而是内化到生活的日常,教人如何在人的社会中生活。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都渗透在生活的骨血中,方方面面,庞杂繁复,粗读之,总不得要领,活像蹦进了树洞的爱丽丝,总见着点兔子尾巴,却哪里也抓不住那毛茸茸的小东西。

    我们知道孔子有述而不著一说,然而因其声名在外,后世多有伪作。然究其作品,就属后人据其言行编定的《论语》为争议最少。有传言道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其学说经后世学者不断继承、发展,亦为数代统治者所用,化作教条,统御万民,号称半部《论语》可治天下。颇有点屠龙宝刀的味道,似乎斋戒沐浴更衣焚香才敢捧起宝典一读。

    有这么一说,读先贤之书得靠啃,而翻开《论语》,我们却常不知如何下嘴。或者说囫囵吞下之后却始终没法儿利索地消化。

    其实倒也不难,梁先生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我们知道《论语》是记载了孔子言行的一本书,我们读一个人的思想,一个人的观念,不妨从言行出发,也就是写故事常说的先立人设,孔子该人的人物设定是什么呢?

    一个敏于行而讷于言的人生导师,一个理性主义者,连死了最心爱的学生恸哭之余仍保有理智。我们知道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孔子答人问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颜回死时,孔子也忍不住大哭一场,直喊“天要亡我”。如此,颜回父亲来找孔子,请他卖了马车以厚葬颜回时,孔子竟没有答应。那可是颜回啊,人非木石,常惑于人之常情,孔子却不被动摇地坚持下来,马车如今是他出行必备仪制,礼不可废也。这也正是魏晋王戎所言:“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而情之所钟,正在吾辈。” 要说孔子是圣人,看到此处,才认服。

    脱去圣人的帽子,孔夫子也便如光头查尔斯教授一样,开办私塾,教人如何在社会里正常地生活,每天为了学生稀奇古怪的问题做答疑,脑瓜子滴溜溜地转。也被暴躁学生投诉说“哎你怎么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孔子也照样两手一摊:“毕竟每个人都不同,有的人唯唯诺诺,有的人就冲动似魔鬼啦~所以有的要推有的要劝,不是嘛?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而孔子之为圣人,不仅在于他讲了多少令后人大受裨益的大道理小道理,更在于他的为人,他让我们看到的他自己。这便是梁先生教的读法,首先你要从浩瀚的历史中、书本中,抽丝剥茧剔伪存真,还原出一个原汁原味的孔子,读人先于读经,你才能明白他讲了什么。

    梁漱溟

    正如梁先生所解,孔子一生低调行事,不爱高谈阔论,本意不在讲道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生活。而什么才是好的生活?这才是价值观一点一滴输出的地方。你要会工作、会管理、懂礼数,既在,还受钟爱……是不是很难?没关系,老师看着你,你不懂的就来问,24小时在线,终身售后保障……

    几千年过去了,那些学校里对答如流的段子还在人世间流传,你想看看吗?就让樊老师带你句透一下好了。

    9月20周二由樊老师带你梳理梁先生对孔夫子大龄青年学校的独家解读之法,如果你想明白《论语》的故事是如何指导我们更好地生活的,一定能受益匪浅。


    9月20号周二下午《梁漱溟先生讲孔孟》线下学习会点击这句话报名参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我们捧起《论语》,我们该如何下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sb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