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部门组长争论一些事情如何执行,争论有些事组长该不该做?然后就有同事笑我今天看起来戾气有点重。怎么说呢?在同事面前我一直都是一个书生的形象,包括老板也这么认为。然而我个人觉得我只是有些东西看得有那么一些明白,不愿意去与人争论,也知道争论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所以我应对问题的风格都是先拿着事情顺藤摸瓜,而不是直接抛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过多的辩驳。
变成书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以前通过四年的时间组建了自己的质管团队,到第二年末我就基本可以脱手了,当时因为我家双胞胎早产,我陆陆续续请了两个月的假,基本没有对我部门的工作造成什么影响。并且组员之间相互理解帮助的氛围也十分浓厚,我也不用担心组员遇到问题后会为自己的个人利益争吵,也不用操心组员做事没有主动性,因此我团队管理时很少去指责他们,更不用动用肝火吵架了(唯一的一次吵架也是因为组员被一个不懂事的年轻人错误的指责),慢慢也就养成耐心倾听耐心指导,用心协作的工作习惯了。其实我也只是把矛盾处理放在了桌子下面,尤其是站在公司利益角度时,我是一个十分阴狠的人,习惯于用温水煮蛙的方式,改变现状。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做了再多贡献也不能随便在企业养老,最有资格养老的是企业的老板,可是有几个老板在养老?所以所有人就都得用心干,除非不想干。
一年前刚进入公司质检部门,组员素质和我以前的团队差不多,也多亏前任领导培养的好,留给我这些好的资源。现在不同了,我被调去了生产部门,我面对的团队是上届已离职经理建立的一个风格迥异的团队,作为现任团队的负责人,这样的团队不是我想要的。尤其是各组之间协作问题,各自为战;还有部分组长的综合素质,只能算是一个中级技工,对于团队的管理能力很弱,对个人利益也看得太重。
所以我现在不得不回到我四年前的管理方式,先争论对错,说明理由让命令得以执行,这就有了“戾气有点重”,准确说应该是杀气有点重,因为按照我以前管理的方式,我会迅速招人,然后进行培养,直接换掉班组长。只不过现在这个地域人才难招,而且有些人还有可以培养的价值,再则我也算是刚来部门,还需要一些时间熟悉各个组内的情况。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会带着这股温柔的杀气,整顿部门,边做纠正,边做备胎。纠正班组长错误的处事方式,和组内的管理方式,储备各组班组长,改进班组长的激励考核方式和岗位等级标准。提升组长管理水平,提高各组之间的协作效率,建立一个主动协作,乐于协作,具有凝聚力的团队。
参加工作这几年,我认识到很多人的性格就像是被油墨污染的白纸,已经没发再改变了。虽然我可以理解他们的现状,但是我无法接受他们为我的部门带来的错误和负面的东西,所以作为部门负责人,我必须去指导教育,必须去尝试改变,必须去作出取舍。因为我的管理结果,影响着团队的利益,我要对他们负责,对企业负责。为此我必须带着“戾气”,清除时代路上的坏石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