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内向患者如何求生

内向患者如何求生

作者: 友才927 | 来源:发表于2017-11-25 19:31 被阅读0次

小时候(高三之前)我是一个挺招人喜欢的人,大概率是因为我比较喜欢讲一些段子,总是能够给别人带来笑声。刚到大学之后,身边人都说起了普通话,忽然发现自己不知道如何去和别人开玩笑了。有一些话如果用家乡话说,很有趣,但用普通话却不知道怎么表达。这个状态一度持续了下去,直到最近一两年看了《吐槽大会》才找到一点感觉。如果之前认为自己是一个幽默的人,这种感觉则已经十年都快没有了。

不仅仅是幽默感,随之而来的是发现自己内向性格。有些时候,我们一直以为自己是外向的性格,总是开开心心也没有什么太大烦恼,可是随着时间发展,发现自己总是愁眉苦脸,和陌生人打交道也找不到感觉。便又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内向性格,甚至惶恐。

和其它性格色彩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认为外向性格是一种夸奖,内向是一种错误的性格,人们不太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内向的人。另一方面,在中国,做生意历来喜欢说圈子,说资源,便会把性格内向等同于无法获得资源,无法融入圈子,则非常不利于做生意。因此作为创业者,如果是一个内向的性格,则会更加焦虑。于是,很多人意图摆脱内向,尽管改变底层性格是相当困难的事。

在学术界,内向的人与外向的人区别在于“社交精力”或者“社交能量”,内向者社交是消耗的,要把能量槽填到一定程度才能出去见人,而外向者能从社交中获取能量。从结果上来看,内向者会在社交后感到劳累,而外向者会在社交后充满能量。

但这个定义很模糊不清,人的内向和外向其实是一个连续槽,大部分人位于两个极端中间。有时候内向的人也可以和别人促膝长谈,外向的人也会觉得派对无聊,社交能量的二分法并不能解释这些问题。

其实,内向和外向的区别是表象,深层次原因是他们对社交这件事情有不同的预期,内向者会投入很多并期望获得很多产出,而外向者投入少、预期也少。

这个区别造成了二者派对上的典型差异。外向的人觉得和人打交道没什么大不了的,随便聊聊天说说话就很好,聊到好玩的话题那是意外收获。但内向的人觉得和人打交道是大事情,需要严肃对待做好准备。如果他们去参加派对,和别人只能聊一些不痛不痒的话题,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最终会对社交感到劳累懊恼。

但是如果一个内向的人在派对上能够遇到真正聊得来的人,能坐下来聊很久,就不会觉得这样的派对无聊,也不会因此疲惫了。对他而言,深入的讨论反而比随意的闲聊更加轻松。

正是对社交投入和预期的收获不同,才有了内向-外向的连续谱,有了表面的“社交能量”的差异。所以很多内向者会被说太严肃、太intense,而他们会说自己不是讨厌所有社交,而是讨厌浮光掠影式的应酬。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有社交需求,只不过对于什么样的社交是好社交,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罢了。

如果我和一个人闲聊,总是觉得找不到话题,很快就会面部僵硬。而如果发现在深度话题上能够发现观点一致,即使是刚刚认识的朋友也会口若悬河。在社交这件事情上,如果纯粹用来形容人,并不是很合适,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交对象前的表现也会完全不同。

按照“输入-处理器-输出”的成长逻辑,社交的本质是为自己带来输入。由于社交是输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输入的全部,决定自己成长速度的一个因素是内容输入,并不是社交的多寡,因此把内向的人等同于慢成长的人群是不合理的。

首先输入的方式是多样的。旅行、阅读、社交等等,都能够为自己带来输入。尤其是在信息冗杂的现在,信息往往是过剩而不是稀缺,人们有足够的方式能够为自己带来兼具质量和数量的输入。从事商业活动,外向型的人有更多的方式可以获得竞争对手的商业信息,这会带来高质量的输入。但是一个内向的人也不能以性格内向为理由为自己竞品信息的匮乏而辩护,而应该通过其它手段去来获取信息。

其次通常意义上外向带来的资源本质是输出。输出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外向的人来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依靠自己积累的资源,对于内向的人,如果不能用资源来解决,也可以用其它方法。上半年拜访大伟哥,就属于典型的内向型,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抱有极大的情感,如果说社交对他的回报太少就放弃了可以理解,那他已经把自己的情感聚焦在自己的虚拟形象上,几年都已经没有再找女朋友了。他说到,钱可以解决很多事情。现在我还不懂这句话背后的真正含义,但我想这应该就是他找到的除了资源以外解决问题的方法吧。

最后在处理器维度,内向的人天然性格使然,能够对事情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有利于处理器能力的增长。独处静思,无欲则刚。能够独处方可静思,能够在一个地方保持自己一个人的处境,一般对自己从事的领域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这些会让输入内容发挥更高的价值。这个时候只要如果输入的质量增高,效果更会倍增。

令人担忧的是,有些人痛骂着官员腐败,但给他一丁点权利却比官员更甚,有些人对有钱人非常不屑,但哪怕一丁点利益也锱铢必较,双重标准给人带来太多抱怨。如果我们是内向的人,也可以成为非常有价值的人,就不用明知自己是内向的处理方式却强装做外向的人。就好像史玉柱说过,我不太喜欢和人打交道,但如果遇到能说得来的,就会一直聊下去。最终不也很成功吗?做真实的自己,做真正的价值。

相关文章

  • 内向患者如何求生

    小时候(高三之前)我是一个挺招人喜欢的人,大概率是因为我比较喜欢讲一些段子,总是能够给别人带来笑声。刚到大学之后,...

  • 内向患者

    从小到大,我听到的关于别人对我的评价就是:她好内向。或者她是个很内向的人。在我还不太懂事会记事的时候,我常听别人这...

  • 内向患者

    这个世界上呀,总有太多太多的人,喜欢说点什么,通过各种大道理和片面论证,让我们相信他们,沉浮他们,以他们的标准为准...

  • 内向“患者”

    内向患者 之所以冠以“患者”二字,并不是因为内向性格是种疾病,而是因为在社会标准中,内向性格往往被视为缺陷,被冠上...

  • 何为累

    我累吗? 求生不得 求死不能的抑郁症患者才会累 求生无望 濒临死亡的绝症患者才会累

  • 内向患者的勉励

    我感觉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我有点内向,虽然很多时候更想表达出外向,但是...怎么说呢,会有那种感觉的。 今天晚上情不自...

  • 半内向孤独患者

    可能是性格原因,从小到大,接触过我的人对我的感觉都是“你太文静了”、“太内向了”、“话太少了”,小时候,听到这些心...

  • 内向的孤独患者

    每一种性格都是先天养成的,后天无法改变,即使改变了也改变不了内在。 当了二十多年的“三好学生”,到头来发现厌恶自己...

  • 天生的内向患者

    从小到大,我经常听到父母和老师给我说,你要积极活泼,要健谈,多结交各式各样的人,每次他们说这样的话我就觉得他们在逼...

  • 内向患者死亡史

    待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向患者如何求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wc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