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佛,首先要学会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

学佛,首先要学会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

作者: 梁迦岚 | 来源:发表于2020-04-11 11:00 被阅读0次

每一个人总是在自己的感受里面生活,执着于自己“心”的感受,其实这些感受就是让我们尝受到痛苦的主要原因,因为当我们用“我自己的感受”来分别和判断一切事物时,就会产生“对”与“错”、“爱”与“恨”、“是”与“非”的分别,而产生种种烦恼。

心,就是制造一切法的根源。制造快乐就会有快乐的感觉;制造烦恼就会有烦恼的感觉;放下就会心安;不放下就会提心吊胆!

所谓“放下”,不是要我们将家庭、事业、父母、小孩统统丢掉,也不去关心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人和事,如同木头一般。

放下,就是要我们放下“执着”。在挂碍中放下;在贪恋中放下;在“有执着”中放下执着。因为心有执着,就会困在里面,想到“钱”就困在“钱”里;想到“情”就困在“情”里,心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往往都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绑”住了。如果始终固执在这些自我的感受和想法中,往往就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和矛盾。

《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怎样才能“心无挂碍”呢?就是以“缘起性空”观照自己的生活,了知诸法本无自性,并以“止观双运”时时训练我们这颗心,将“空性”引导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放下执着,不要用“自以为是”的感觉去分别。如果我们的心能够松弛、包容、不在意、不计较、不攀缘任何外在现象,心就会很坦然地属于自己,此时才能感受自己内在的那份明朗,“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睡觉的时候就是睡觉”,随时随处体悟自己当下的真实,不去追忆过去,不去妄想未来,这种当下的真实感受,就是生活的真品味!

一个修行的人,首先就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对心性的修行是没有空间与时间的限制的,它是无时无刻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的,在行、住、坐、卧与举手投足之间,放下自己的固执、是非、计较的观念,每一个念头都要非常积极地面对自己,这就是修行。

学佛,首先要学会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

相关文章

  • 学佛,首先要学会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

    每一个人总是在自己的感受里面生活,执着于自己“心”的感受,其实这些感受就是让我们尝受到痛苦的主要原因,因为当我们用...

  • 四十岁以后要学会佛系生活

    四十岁以后要学会佛系生活。 佛系生活是一种态度,佛乃大度能容天下事。如果学会佛系生活,那么家庭琐事,工作中的烦恼都...

  • 半生欢喜

    有些过往,学会了放下,学会了不执着。 半世烟雨,半生欢喜。 前路漫漫,不论过往,只是学会了从容,学会了放过自己,学...

  • 学佛莫执着

    学佛莫执着, 执着生迷惑, 头上安个头, 菩提路蹉跎。 ——诚诚

  • 学会妥协,是一种智慧

    学会向生活妥协,他人妥协,更重要的是向亲人妥协。 向生活妥协。 学会妥协,是一种智慧我们不再执着于生活必须应该如何...

  • 弘新开示:妙悟本心妙真佛(三十七)

    学佛破相是真修 学佛觉悟妙本心,自性清净寂光照。 顿破四相无执着,真修大道是活佛。 学佛破相是真修 学佛心觉悟,破...

  • 鼎然慧语

    一、 学佛,是认识自心。知道认识自心,理应放下学佛的执着,转为认识自心当中。难道因为学佛,而去学佛,却不懂得转向内...

  • 你把佛学反了吗?

    勿空:师父,学佛会保佑自己发大财吗? 无师:反了,学佛是保佑你断除对金钱的欲望与执着 勿空:那,学佛会保佑我身体健...

  •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一、学佛首先要学做人 认识佛教、理解佛教、或信仰佛教,不在于祈求保佑,升官发财,而在于启发自己的真实智慧,令我们过...

  • 陇道子精妙开解怎样学佛而不堕于迷信?2018.2.7

    学佛不是信佛,区别在前者学佛陀智慧且具有理性,后者痴迷追逐神灵加持且执着依附。信佛搞不好就成了迷佛,迷於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佛,首先要学会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ae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