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up读书会
《孩子是个哲学家》——我们向孩子学习什么?

《孩子是个哲学家》——我们向孩子学习什么?

作者: 秀秀爱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20-02-26 22:53 被阅读0次

    《孩子是个哲学家》,一听到这个书名就让我怦然心动,我太赞同这个说法了,孩子看待问题的视角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跟成人大不相同,他们单纯、率真,很多时候能够直接看到事物的本质,具备成人所不具备的感受力和洞察力。孩子简直就是天生的哲学家。

    本书的作者皮耶罗·费鲁奇,被誉为“当代欧洲精神心理学的引导者之一”的哲学家兼心理治疗师。在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是“一部写给当代父母的精神启示录,以童心为镜,省察成人世界的缺失”。书里有一段非常棒的话:

    为人父母

    孩子会为我们带来什么?

    在思考这个问题前,首先得做到

    愿意以孩子为师

    而后,你才能踏上这一发现之旅

    从孩子对世界的专注中,学会活在当下

    从孩子的创造性中,学会摆脱经验的牢笼

    从孩子的情绪中,察觉自我的精神状态

    从孩子的纯真中,发现日常生活的独特之处

    从与孩子的交锋中,增强自我意志的力量

    从孩子对死亡的最初思考中,体验对生命的感激之情

    以孩子为师,具体我们可以向孩子学习什么呢?

    学习孩子如何活在当下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孩子寻求我们的关注,要我们陪他一起玩时,刚开始我们可能会兴致勃勃,可很快我们的注意力就会飘走,变得心不在焉,要么想着未完成的工作,要么想着待执行的计划,要么干脆一边陪孩子一边看手机。不可否认,我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希望给他最好的陪伴,可是在陪伴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有心不在焉的时候。

    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有真正看见孩子?孩子的头发有多长?今天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裤子上有几个口袋?鞋子是什么款式?很多时候我们天天陪在孩子身边,却想不起来孩子每天做了什么,吃了什么。因为“我们总是喜欢身心分离,说话漫不经心,吃饭玩着手机,工作想着放假。只有遇到了麻烦,才会集中注意力——或者可能有麻烦了也难以集中注意力。只有当痛苦、快乐或惊奇等特别强有力的感受侵蚀时,你才会被拉回当下。”

    但孩子却不一样,他们总是活在当下,总是对世界充满好奇。沙子,应该所有小朋友都喜欢玩,他们可以在沙堆上玩上一整天,挖沙子、倒沙子、运沙子,这些或许在大人看来无聊透顶、毫无意义的事情,孩子们却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因为他们活在当下,充分享受玩沙子的这个过程。

    想起我和一一在一起的场景。我们走在路上,很多时候他都会发现我不曾注意到的东西,比如一个路牌标志、一张广告宣传单、一朵花或是一片不同寻常的树叶。每当我的思绪逃离了当下,飘向过去或未来,一一总是能够把我拉回到当下,让我关注眼前的人事物。

    所以,和孩子在一起,我们可以“学会慢下来,不紧张,活在当下,享受自己”,并给予周围的人事物更多的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

    从孩子身上学会耐心

    “快点,快点,我们没时间啦”,相信很多父母都会这样催促孩子,希望孩子能够跟上我们的节奏。我们成人太习惯于火急火燎地赶时间了,可是匆忙并不属于孩子自身的成长方式。孩子喜欢以自己的方式来感知时间感知世界,他们会把同一个故事听上几十遍,他们会不厌其烦地玩同一个游戏,他们会坚持把自己的工作做完才吃饭……他们总是以不慌不忙、全然投入的状态做每一件事,匆忙从来就不是孩子的本性。因为“匆忙常常是因为惧怕——怕不能及时完成,缓慢却是一个欣赏的过程,享受经历的每一秒,是一个放松的、了解自我的过程。”

    这让我想起《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这个小故事,养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们催他、唬他、责备他,我们拉他、扯他、甚至想踢他,可是蜗牛始终以自己的节奏爬行。当我们松手,放弃对孩子的催促和控制,跟随孩子的节奏放慢脚步时,就能闻到花香,感受到温柔的微风,听到鸟叫虫鸣,看到满天星斗。因为孩子,我们不经意间体验到了生命最本真的美好,重现发现了被我们忽略已久的风景。

    图片来自网络

    学习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孩子的思维经常是发散的,他们总是天马行空地想象一些事情,脑洞大开地编造各种各样的故事,对所有事物保持好奇,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他们总是感觉很新奇,并提出各种问题。有段时间我非常享受睡前的亲子时光,因为我们总是会进行各种有趣的问答,一一会问“我们的心脏为什么会跳动”、“大猩猩为什么会进化成人类”、“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为什么会有企鹅”、“我们为什么要睡觉”、“我们为什么不能像蝙蝠那样,白天睡觉晚上活动”……有些问题我可以答上来,有些问题却无法回答。借由孩子的视角,我得以重新审视这个我习以为常的世界。

    毫无疑问,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创造故事,几乎可以把生活中的任何东西想象成别的什么东西。比如,一一会把丢弃的滚筒当作压路机,认真地做压路工作,然后告诉我他修了好多路;一一会把卷筒一端压扁当作刷子,和着泥巴水,在地上刷来刷去,说自己在粉刷;一一说我是袋鼠妈妈,他是袋鼠宝宝,要我抱着他跳来跳去,玩得不亦乐乎。看着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得不叹服他们的专注力与创造性。

    通过向孩子学习,“我们也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把未曾预见的事情纳入到正在想或正在做的事情中,随时注入新鲜的活力

    图片来自网络

    学习孩子如何自发地生活

    孩子在玩的时候都是自发地,没有任何期待和框架,他们不会限制自己这个游戏玩多久那个游戏玩多久,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跟随自己的心情自发地生活,一个小时可能会轮流玩很多不同的游戏,也可能一整天只玩同一个游戏。

    作者想要记录孩子的笑容,当他准备好相机随时准备拍孩子的笑容时,孩子却并不配合,对着镜头表情严肃,就是不笑。当作者放弃等待孩子的笑容时,他拍到了更多有趣的照片:惊讶的、怀疑的、兴致盎然的,同笑容一样美好,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地拍到了孩子的笑容。作者终于意识到,我们没办法强迫那些天性的、自发的东西。

    这让我想起自己给孩子拍照时,每次孩子在认真地玩时,我都会要求孩子对着镜头笑一个,或摆一个Pose,直到照片让我满意为止。我今天才明白,这其实是让孩子放弃自己的自主性,按照我的要求来。我的要求是计划性的,而孩子的游戏却是自发性的。

    关于计划和自发,作者如是说:“自发和计划之间的区别,就好比小溪流水与火车行驶的区别。孩子更像溪水,随心顺意,偶尔经过山涧,偶尔流连花丛,不讲究速度与方向,总是在欢快地流淌;而成人的思维更似火车的行驶,我需要做的就是要走一条最方便快捷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这就好比旅行者和探险者的区别:旅行者跟着导游规划的路线,一个景点接一个景点参观;而探险者的旅途则充满未知和风险,同时有更多的发现

    所以,我们不妨像孩子一样,放轻松,多点自发的生活,像探险者那样去探索生活的未知,获得更多的生活乐趣。

    当然,除了这几点,我们还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更多,比如学习孩子如何与他人交朋友、从孩子的情绪学习如何观察自己情绪的运转等等。刘丰老师说,孩子们带着与生俱来的高维智慧。孩子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当我们愿意以孩子为师,我们就能与孩子一起完成生命的自我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是个哲学家》——我们向孩子学习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bgc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