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问我,如何利用时间阅读电子信息?我反问,你现在的困扰是什么?目前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可否整理成一个清单,我再统一回答?
过了一阵子,她的清单发了过来,我整理总结如下:
目前电子信息越来越多,包括付费专栏、主题好文、微信群消息等,但学习时间少,想利用通勤时间看,但面对这些需要学习和思考的文章,往往会丢失注意力,看不下去。
想尝试 1)每天晚上专门留出一段时间,专门处理这些电子信息,2)按主题分类,再集中看。
最后,有啥好工具可以推荐?
整理完,我发现她提出的「如何利用时间阅读电子信息」本身存在认知偏差,认知偏差导致她一直找没有找到解决方法,这些认知偏差是:
* 认知偏差一:信息多导致时间不够用
* 认知偏差二:时间是可以利用的
* 认知偏差三:预留出专用时间就可以解决问题
* 认知偏差四:利用时间目的是阅读电子信息
针对以上,给出我的四条处理信息的大原则。
找到内在驱动#
信息推送多,导致你喘不过气,你才想解决这个问题,说明你在信息面前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如果你无法扭转这个局面,这个问题就永远无法解决。而且,如果你一直处于被动阅读的状态,信息也只能像流水一样在你面前流过,无法驻留成为内化的知识。
所以,你需要找到内在驱动。什么是内在驱动?就是你的好奇、热情、兴趣、满足、独立、自主……即使信息再多,你依然求知若渴。
建议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 我真的需要这些信息吗?
* 我阅读这些信息的时候状态如何?
* 阅读完这些信息我会开心吗?
如果真想清楚了,自然弱水三千,自取一瓢。
精力有限,懂得取舍#
时间不可利用,也不可管理,你只能管理你的精力。而精力,也是有限的,你只能把它放在最重要的地方。
信息多,不要紧,懂得筛选即可,培养自己快速阅读、快速甄别信息的能力。纯虚构、纯清单、无病呻吟、无鲜活证据的文章一律不读。
如果你目前还不具备甄别信息能力,我这里刚好有一个亲身试验过的方法,这是尝试马特焕新三十天读论文培养习得的,本来只想着获取信息,没想到习得了快速甄别信息的能力。
* 找一个兴趣点,例如「元认知」
* 一口气下载几十篇相关论文
* 每篇都点开,快速刷
* 你就会发现,其实有用的就那么四至七篇
* 持续看一周,你就习得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习惯之后,你就会一篇篇文章快速刷过去,看标题,看观点,看证据,看结论,就会发现真正的好文章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你需要细读的文章就那么几篇而已。
以创造输出为导向#
信息并不是仅仅用于阅读的,阅读只是过程,学习才是目的;学习也不只是在输入,学习只是过程,创造才是目的。
例如最近两个月,我正在学机器学习的知识,我不会一直在阅读,而是会一边看,一边选出文章或书籍中有用的知识点,或记录在印象笔记里 ,以此建立自己的运营知识清单。
事实证明,这些清单知识会在我实践过程中反复被调用内化,这样信息才能在你心中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即使这些知识不能立刻运用也没有关系,你就当作这是在建立你的作品仓库,聪明的学习者用作品说话。
建立输入输出路径#
你有各种各样的信息源,这看看,那看看,有博客、知乎、简书、微信公众号……有切换成本高,认知负荷大,所以为所有信息建立一个统一入口,十分有必要。
我的方法是将所有的信息用 RSS 方式汇集到一起,然后快速阅读筛选出有价值的文章,存放在 Evernote,然后再精读分类,输出笔记或者文章。
* 汇集筛选:RSS
* 精读分类:Evernote / Instapaper / raindrop.io
* 输出作品:微博 / Workflowy / 博客 / 通讯 / GitHub
通过技术工具批量解决问题,三条路径,百川到海,烦恼自无。
小结#
信息过载,其实不是问题核心;没有时间,也只是表层问题。识别本质,找出深层的解决方法,方可一次性解决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