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部电视连续剧比较红火,是由郭涛和梅婷主演的《父母爱情》。情节如何,不复赘言,但里面有个桥段让近来无事也在追剧的我,颇感兴趣。即剧中主人公江司令的三位公子,本来所取名字分别是国庆、军庆、民庆,但在文革期间,孩子们自作主张将父母所起之名改为卫国、卫东、卫民,极其符合当时的时代特色。这三个名字估计在那个年代是最时髦、使用频率最高的,同名同姓的几率极大。
孔老先生有言:“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按孔子的这个孝道标准来论,剧中这几个孩子真的该被批为大不孝了。
看到这个桥段的时候,我笑了,为那个时代特有的“不孝”举动,也为自己曾经一个很不孝的改名举动。
记得那是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通过学习,会查新华字典来认识更多的字。某天,无意之中发现字典里在同一个音的下面会有很多不同形状的字,其实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名为“同音字”的字。很是欣喜,特意用铅笔把字典里的和自己名字字音相同的全都抄了下来,然后把三个字形不同发音相同的字进行排列组合,从而使自己拥有了很多个相同发音书写不同的名字。为此还特别得意,觉得自己很聪明。那时,每天最期盼的事情就是考试或小测验,这样我就可以签署用新字形书写的旧名字,然后发卷的时候,坐在课桌前看着老师念出名字时疑惑不解的表情,自己再极为得意地走上讲台去领取试卷,心里很为自己能为难住老师小开心一下。
读书的时候就读的是父母单位的子弟学校,任教的老师都是母亲的同事,整个大院大家 抬头不见低头见,很是熟络。很快,我的这种怪异的书写名字的方式就被传到了我的妈妈那,于是某天,正在上课的我,被一声喝令传唤到了老师办公室,桌上摆了一摞练习册和测验小卷,母亲大人怒气冲冲地站在一旁,班主任似笑非笑的望着走进来 的我。
母亲指着小卷上一个又一个我的署名,问: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写?显示你认识的字多?一顿电闪雷鸣后,我背着那些带有证据的卷子被大人拎回了家。母亲的意思是:我没办法说你,让你爸教训你。
回到家中,父亲了解了原委,竟然没有大动肝火。只是很有耐心地向我解释了他们当初给我取这个名字的用意,用父母的姓做我的姓,表明我是他们的共同希望,以“训”为名,是希望我能吸取他们人生的教训,未来的人生路比他们走的更好、更顺。当然也希望我学会时时总结自己人生路上的教训。不管如何,都寄予着他们作为父母对我的最美好的祝福和希冀。
我的炫耀自己认字多的改名字行动就这样无疾而终了。但终究因为这个名字过于中性,我终于还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自作主张地把“训”改为了“顺”,也不知什么原因,父母竟然认可,也许觉得这个“顺”字恰恰是“训”的结果,因此默许?于是很快,家里大大小小父亲赠送签名的书册中,父亲 都写成了“顺”,我也就带着这个我自行修改的名读完了我的小学、初中,读完了我的高中、大学,甚至度过了我参加工作的前十年,我的各个时期的毕业证、工作证、获奖证书以及同学写来的书信,上面都赫然用着我自己给改的名。但是我的户口本、我的身份证还是清清楚楚地写着“训”,直到2000年,我已经三十岁了,因为身份证丢失需补办,加上户口本换新,才再次意识到父母曾经给我取的名字是“训”,这个“顺”是自己妄作主张的结果。
许是因为已经离开父母自己独自在尘世中摸爬滚打了几年,也许是渐渐心智成熟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又或者觉得“训”比“顺”更有深意,更耐人寻味,我再一次地未经许可地把名字改了回来,回到了父母给我取名字的本初,用回了本来就属于我的那个“训”。
于是因为自己年幼时很无知很可笑的“不孝过”的举动,现在常常需要去相关部门出具文件,证明彼“顺”即|此“训”,是同一个人。后来,又换户口本 采集信息的时候,特意注明了自己的曾用名,以便不时之需。
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本英国小说,里面记录一人想标新立异,不同于世人,为此,他自设语言,自定义一切事物,并耗费很长时日把自己不同于世人的表述记忆下来,结果他不见容于世人,也无法与世人正常沟通交往,因为他已经不记得也不知道世间万事万物最本初的名称。
感谢我在使用了将近三十年自己改完的名后,因为户口本,让我还记得父母本来给我所起的名,并且最终我又重新使用父母给我用心取的名。
如果像《一九八四》那样,什么都进行即时修改,让所谓的文献和记录都迎合着谎言,估计我就要顶着“顺”这个名字一路顺顺利利地走到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