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素老师的语文教育叙事
学写读后感学生:老师,我寒假的时候已经写过《经典常谈》的读后感了,这次我可以不用写了吧?
学生:老师,我《经典常谈》还没有看完,我没法写读后感啊!
学生:老师,我没有根据《经典常谈》去做拓展阅读,我能写读后感吗?
学生:老师,我读《经典常谈》没读懂,我怎么写读后感啊?
《经典常谈》替代《傅雷家书》成为课外必读书目,学生和老师都有点措手不及,关键还没想明白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改动,《经典常谈》,也在阅读,但似乎读不出滋味来,这次周末的任务居然还要让学生写《经典常谈》的读后感,是不是在为难他们?
我:寒假时候写的《经典常谈》读后感是你的泛泛而谈吧?这次找到更小更具体的切口写作,肯定是不一样的。
我:没读完的书也是可以写读后感的,以前我习惯一本书写好几篇读后感,有感触的地方就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形成不太系统的理解,写下来,等到读完了,你当时的阶段性阅读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我:没有做拓展阅读不要紧,关键你看了《经典常谈》之后有没有想要去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比如《诗经》,其实我们也已经读了好多篇了,周末是不是再去找一些读一下,这样的阅读拓展也是可以写的,也是有价值的。
我:没有读懂,当然可以写读后感,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最直观的感受。哪里没有读懂?是什么让你产生困惑了?你用了哪些方法努力去读懂?你最终有什么样的获得?
喜欢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在师生问答中,你就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师生问答中,老师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最及时的帮助。
周末忙到手脚并用,这一周的工作强度真的很大,明天还有学校的讲座,周末基本泡汤,但你会发现,思考,写文字,看起来是一件让人辛苦的事,但当你做起来,写出来,竟然有一种难得的愉悦感,这也是我坚持每天写一点文字的动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