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当今的中国社会是极为浮躁的。不需做什么特别的考察,只要打开简书,我们便会发现,被推上热门的文章往往都是以各种说教夺人耳目、哗众取宠的。好一点的,或许会用些理论、思考、数据做支撑,然后就以偏概全,起一个片面的结论作为标题;差一点的,就更不堪入目了,基本都是无理取闹地浪费笔墨,仅凭一些主观妄想,最多结合了亲身体会,硬是得出了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教训,简直不可理喻。然而写作的软件不只简书,而网络又不只有软件,社会又不只包括网络,仅一个简书,本应成为一种文化信仰的净土,都这样沉溺说教,整个中国社会又能怎样幸免于说教之毒呢?我们口口声声的文化自信,难道本应是这种道理上一叶障目而又自鸣得意的说教自信?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大家各有说教、各行其是,各自发展各自的影响力,终究会争得单纯地为争而争、再度成为一盘散沙,那么不要说文化、价值观了,恐怕连社会风气都会浮躁得是非不分了,更何谈所谓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进一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我说,说教是有害的,要想革除其弊,必须还得从思想上入手,一味地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够的,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性强的政治理念,缺少人生体验的美感,必须要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来滋养它,要想做到这一点而又无矛盾心理,则必须要使国民有一种超越一切分别的“至大无外的一”这样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有效地抵制说教。
所谓的说教,在我看来,是指某人通过粗制滥造的语言,以自以为出于好意的动机,好为人师地向他人教化极偏颇的道理、甚至毫无根据的迷信,从而获得切身利益、享受人敬仰、追捧的快感。
那么这种说教何以如此顽强而又普遍?作为一类病态的信仰,肯定是有其土壤的。首先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的国家只有哲学而没有宗教(佛家是一种心灵哲学),几千年来我们已深深沐浴在中国文化之中,因而对哲学涉及较浅的宗教问题格外关注,就给了那些说教以可乘之机,为了更令人信服,那些人甚至通过曲解哲学来发扬其说教、达到一个偷梁换柱的效果;其次,自西方使我们颜面扫地以后,我们不断地向西方学习,自然就把他们个人主义价值观也引进了国门,伴随着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这种价值观无疑找到了用武之地,虽然马克思主义的正义尺始终产生威慑,但它也不得不暂时容忍这种成长路上的阵痛,而个人主义的结果,便是要我们以竞争为手段、以经济为资本、以影响力为价值,从而不断地利己排异、以达到所谓的实现自身价值。而教育只教给我们怎么对待政治、怎么掌握具体知识,却没有教我们怎么对待人生,没有教我们怎样抵制那些可能带偏我们的无趣说教,这真可谓我国现存教育最本质的可悲之处。
胡适先生说,“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我衷心希望这句话能够变现,让简书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风气能变得更加真诚、直至彻底走出说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