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医者童心——钱乙》观后感

《医者童心——钱乙》观后感

作者: 芦蓬 | 来源:发表于2022-02-21 20:28 被阅读0次

医者,世界上最清白的营生——这是看完《医者童心》后我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孙思邈曾言“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这既是前人对后辈们的教诲,也是对各朝先贤们的描述。医学长河滚滚向前,我们都是被裹挟的泥沙。只有少数耐得住寂寞与忍得了痛苦的人,能在蚌壳的磨砺后成为璀璨的明珠。钱乙——儿科名医,无疑是儿科分流中最耀眼的那颗珍珠。

百善孝为先。从剧中我们不难看出钱乙是一个知恩图报,孝顺父母的人。他谨遵父亲的教诲,无论何时都不会忘记父亲的教导。虽然父亲走过弯路而缺失了对他的陪伴,但他非但没有怨恨父亲,反而是尽心尽力地为父亲操劳,帮父亲摆脱疾病回归正常。他深深地爱着他的父亲,为父亲付出了许多。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钱乙在少年时期便设立了进入官医署的远大志向。纵使在为之奋斗的途中经历了权贵猜疑,食不果腹,至亲离世,小人算计……但有目标的人是不会被摧毁的!在机会来临时,他没有丝毫犹豫,最终通过医好长公主的女儿和皇子而获得了官员身份。终于,他的目标实现了,他成功攥写了《小儿要证之诀》,为后面的医者们传授了经验,开拓了许多新的思路。

灵活变通,不固步自封。仔细想想徐太医的言行,我们可以明白,其实他也是一个心怀大爱的医生,只不过我们只能说他是个好人,并不能说他是一个好医生。将徐太医和钱乙对比,不难发现:墨守成规,抱残守缺,食古不化,只会害人害己;细微观察,寻思妙理,灵活变通才是一个好医生应该做到的。学医之道,本就是一代代钻研的学问,如果固步自封,就不会前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剧中最令我动容的就是最后钱乙与徐太医分析药方时,他让徐太医输得心服口服。当医好仪国公受封时,皇上要赶走其他太医 时,钱乙的宽容大度,为各太医争取,不独领功劳, 不计前嫌,接纳徐太医等。见过了太多同行的恶性竞争,这种宽容大度,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善良显得尤为可贵。

《医者童心》是由方军亮执导,薛俨、薛中锐主演的电影。北宋年间的儿科圣手钱乙的故事。影片通过其徒弟闫继忠的回忆,讲述了他一生的医学生涯——儿科圣手钱乙的故事。距今900多年前的北宋神宗年间,儿科医生钱乙,在医途经历坎坷。他通过替长公主的女儿与皇子仪国公诊病获得了官员身份,并受皇帝恩赐。他撰写的医书《小儿药症直诀》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早的儿科医学专著。

看了影片后,我们不禁为钱乙的智慧贤德所折服。他医术高超,心怀天下,是我们当代医学生的标杆。我们要像钱乙一样,心怀天下,胸有大志,如此,才可离这位千百年前的儿科圣手更进一些。

相关文章

  • 《医者童心——钱乙》观后感

    医者,世界上最清白的营生——这是看完《医者童心》后我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孙思邈曾言“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

  • 《医者童心》有感:一个圣者的逐梦故事,与你我并无不同

    从业余到专业,从专业到被认可,同样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医者童心》讲的是“儿科之圣” 钱乙为实现医治天下更多患儿心...

  • «医者童心»观后感

    晚上看电影«医者童心»,讲的是钱乙为小儿诊病,根据少儿不同于成人的体质做出药方的改良及创新,成为中国儿科创始人,他...

  • 《医者童心》

    《医者童心》 白衣白帽两飘飘,二九童心尚未消。 成群结队进儿科,忆里最深是喘喝。 望闻问切再一听,耳畔传来哮鸣声。...

  • 钱乙己

    NAU工程楼的格局,是和别处不一样的:都是清一色的好电脑,里面还有热水,可以随时泡面。上课的人,晚上来工程楼做作业...

  • 名医钱乙

    钱乙,字仲阳。生于公元1032年,卒于公元1113年,他本来和吴越王钱俶有宗属关系,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

  • 孤儿钱乙

    今天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在这个欢乐的日子,我脑海里清晰的出现一个孤儿的小身影,他就是北宋儿科医生钱乙。 说起钱乙这...

  • 钱乙泻心汤

    【来源】源于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 【配方组成】黄连一两,去须 【用法】上为末,每服五分,临卧取温...

  • 一道六年级分数应用题的多种解题技巧。

    若甲身上的钱是乙的4/5,甲给乙4元后,甲是乙的钱的2/3,求甲、乙各多少钱? 方法一:用对应分率解决问题。关键找...

  • 儿科圣手——钱乙

    钱乙,字仲阳,宋代东平人,约生于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约公元1032~1117年),享年82年,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医者童心——钱乙》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gi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