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的征程,也可以说真正的进入了学习阶段。以后就会有学习的压力,考试的压力。而作为小学生家长,也并不轻松,孩子的成绩,孩子的作文等都是小学生家长最上小学重要的话题。而这些都离不开阅读。
孩子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要完成学业,而老师呢也要完成教学任务,这就决定了孩子的课外阅读主要是在家里进行,而是否能帮助孩子养成习惯,家长的指导和陪伴最为重要。具体该怎么做呢,通过4个常见问题详细解答。
1
孩子上小学后是否需要父母继续朗读?
即使孩子上小学了,我们仍然要继续为孩子朗读,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我们给孩子朗读的最大意义就是孩子喜欢这件事儿,这件事儿就能激发出孩子对阅读的渴望和热情,就能吸引他喜欢上书,喜欢上阅读,自己去阅读,从而走上终身阅读的道路。
那么对刚进入小学的孩子 来说同样需要,而且更需要。学校的课本阅读和学习会让孩子把书和不愉快连结在一起,如果我们停止朗读,孩子很容易失去对阅读的兴趣,慢慢的不再阅读。但如果我们坚持,孩子依然能感受到乐趣,这就是孩子坚持下去的动机。
很多人觉得孩子认识字了,可以自己读了,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完全可以放手不管了。不是这样的,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并不代表阅读能力越来越强。他可以看懂字,但未必能看懂书上的内容。阅读能力是一项技能,跟其它很多技能一样,是要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和提高的。
阅读能力是需要经过不断的阅读积累才能提高,才能看懂复杂的书。研究儿童听力的专家表示,孩子的听力和阅读能力并不是同步发展的,孩子可以听懂并理解自己无法读懂的复杂的故事,我们读给他听可以帮助孩子增强阅读能力。
即使孩子已经可以自主阅读了,但只要孩子想听我们读,喜欢我们读,我们就读给他听。因为每多读一次就是为阅读的乐趣打一次广告,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2
怎么引导孩子自主阅读?
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阅读的动机就三个:喜欢这种体验、喜欢书的内容、喜欢模仿身边大量阅读的人。所以想让孩子自己自主阅读,坚持做好3件事儿:
选择孩子喜欢的书读给他听
人类都是追求快乐的,我们喜欢的是能让自己感到越快的事儿,对于这些事儿我们会主动的去做,去反复的做。阅读同样,想让孩子自己去读,并一直读下去,最重要的就是让他喜欢上这件事儿,让他感到愉快。他喜欢我们读给他听,我们就读给他听,他喜欢什么书,我们就读什么书。他总有一天会因为这种愉悦而去阅读。
在家里营造阅读氛围,父母给孩子树立阅读榜样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开辟一个阅读的角落,让孩子随手就可以拿到书,让孩子坐在那里都会感到开心。让孩子在家里随处可见的都是书,总是看见爸爸妈妈在读书,而不是一直开在那里的电视机,不是爸爸妈妈在追剧打游戏。榜样的力量至关重,看见更多的书,更多读书的人,感受更浓厚的阅读氛围,也是很好的。
如果方便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看见更多的书,更多读书的人,感受更浓厚的阅读氛围,也是很好的。
在自主阅读这件事儿上每个孩子的表现的确会不一样,的确有些孩子很早就可以自己阅读了,而有些孩子则要晚一些。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绘本之父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里》这样写道:
有的孩子很快就能自得其乐地阅读,有的孩子还需要大人从旁协助。读书不是赛跑,不能以快慢来决胜负,如果母亲心急火不安,只会影响孩子读书时的情绪。
只要我们坚持读下去,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孩子走上阅读的道路是迟早的事,大家不用着急。
3
上小学以后孩子该读什么书,怎么选书?
孩子喜欢是选书的核心要素。很多家长太心急了,急于让孩子去读那些“有用”的书,读那些经典名著,而忽视孩子的兴趣。这是本末倒置。没有兴趣,孩子根本读不下去,其它的都无从谈起。只有读下去,才能有用。即使是学校推荐的书,如果孩子不喜欢也不要强迫去读。
要匹配孩子的阅读能力,要循序渐进。不要觉得人家三年级的孩子都读小说了,读四大名著,我家孩子也一定能读。不一定的。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阅读基础不一样,阅读经历不一样。小学生阅读刚开始一二年级建议阅读桥梁书,作为绘本图画书向文字书的过渡。慢慢的再提高难度,读一些章节故事,读儿童文学作品,读小说,读名著。
要培养孩子综合阅读。就像人吃东西一样,什么都要吃一点才能补充的维生素,身体更健康。读书也要不挑食,各种类型的书都去读一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让孩子汲取不一样的滋养,让孩子的智慧获得更充足的水分和阳光。
科普读物必不可少。给孩子读一些科普知识书不仅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让孩子爱上科学,也有利于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科的综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