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746621/d1c6a678beefc69c.jpg)
现在去西藏,已经不是那么拽的事了,风潮已过,而我还没去过——新近辞职,得了空闲,于是就去看看。也不是独行,而是与老婆和另外一对关系要好的年轻夫妇结伴而行。年轻夫妇一个也是辞职在家,另一个听说老婆要去西藏,也辞了职同去。为了去西藏辞职,这事情就做得有几份文艺了,尽管他不是文青。
我过去虽未去过西藏,但去过青海和香格里拉,也算到过青藏高原。这次去,应年轻夫妇的要求,我们先到青海,说要先适应适应,怕高原反应。然后去了拉萨,还真是有高反,但我坚信我是因为在青海喝醉了酒留下的不适。
事先也没想好到了拉萨后再去哪里,就先在城里胡乱转悠。去布达拉宫,买个门票要站队一天一夜,买黑市的要贵好几百,四个人都没了兴致。去大昭寺,跟着藏人和游客转圈圈,看到一些磕长头的人,有些惊讶,但也没有感动得稀里哗啦。问一个僧人对达赖的看法,那人盯了我一眼,阴着脸避开。
虽然不喜欢旅行社,但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还是觉得旅行社方便且便宜,于是跟着旅行社的大巴去了林芝。拉萨也好,林芝也好,空气质量还是不错,山川河流明显鲜亮很多,云彩低垂,天空湛蓝洁净。这可能是西藏与我们伟大祖国的其它地方最大的不同所在。
过去文青们去西藏,常常惊叹西藏的人心也像自然环境一样,没怎么被污染,这个我现在已经不敢打包票。宗教的力量固然强大,病毒般文化的侵蚀也不可小觑。导游和司机循循善诱,一路上在讲银器对身体的好处。后来说是当地政府赠送一个景点——是小康村的展示什么的,进去才知道,其实是卖银器的。一个藏族小姑娘自称是当地政府的小康村讲解员,说很多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感谢汉人让他们翻身农奴过上了小康生活什么的,最后忽悠得绝大多数游客都掏上几千元买了她指定的银器。等你在网上一搜,才知道她们的价格贵得离谱,游客也才知道这小姑娘可能原本就是个销售员。
旅行社除了诱导你购物,另外一个赚钱的途径就是搞一些自费项目,门票也是高得惊人。我们也比较抵触,他们去景点,我们就自个儿在附近玩。那一次,他们去看什么湖了,我们就在附近徒步,一下子就走进了唐地村。
而今已经时隔五年了,我还记得走进这村子的感觉。在西藏,这应该也就是很普通的一座村庄吧,这里不是旅游景点,村民们也就过着平常的日子,但那种静谧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村子里也没什么人,遇到一两个藏族小女孩,我和她们搭讪,她们羞怯但听话,我们要去她们家里看看,竟然也带我们去,但两个家里都喂着藏獒,虽然拴着铁链,还是很吓人,我们只是在门口向里面望了望,看不到农家的真实情景。
我们走了很远,才看到农田里有一群藏人,割草后坐在地上休息。我走进去,给几个男的递上香烟,套点近乎,目的是想和他们聊聊,他们的生活,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甚至对于他们宗教领袖的看法。
寂静的村庄里,我总是感觉自然界呈现着另一种喧闹。他们是那么肆意地鲜绿着,红艳着,黄亮着,因为遥远,因为地理环境的差异,我们大都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但却是如此的亲近,还真的就像王阳明说的,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那些鸟,那些昆虫,我们也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但初见之下,也都彼此喜悦,彼此欢欣。我坐在地上,陶醉其中,身边小花小草探头探脑,蝴蝶翩翩舞蹈,我感觉是回到了很早以前我当小学老师的时候,和那些未被尘世玷污的小孩子亲密无间地相处着,身心一片平和美妙。
也曾经看过被圈起来收门票的风景,就觉得那些风景仿佛被囚禁了一般,美则美矣,却没有了唐地村的风物那么灵性生动,更没有了一种闲情逸致,来与我辈做一番心与心的长谈。那么多的游客,那些花啊草啊,瀑布啊悬石啊,如何来与他们做魂灵的对视,如何来从容地诉说她们的心事?而人海滔滔如赶集,你又如何能静下来,慢下来,与山水们相看两不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