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奥斯卡·王尔德。
王尔德传奇的一生让人唏嘘,浮华世界里的喧喧嚷嚷,是繁华还是阴谋?
《道林·格雷的画像》,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著。,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王尔德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透过道林·格雷的短短一生仿佛看到了王尔德充满争议的人生旅途。尽管这本小说已经问世100多年,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它审视我们的内心世界。如果内心浮躁,那么即使外界再繁华美丽,也没法填充内心深处的那份空虚。
前半生是人生赢家的王尔德,绝对没有料想到自己后半辈子的落魄。瓦尔德出生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富裕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经有着过人的自信和天赋,在20岁的时候记忆全额奖学金考入牛津大学。他涉足过戏剧、评论、小说和童话,他的雄心和才华让他成为当时欧美。唯美主义人物代表
但是却由于交友不慎被好友拖入同性恋中,最后名誉扫地,最后被控告入狱,后来流亡法国,在46岁的那年抑郁而终。
《道林·格雷的画像》围绕着一部画像徐徐展开,从最初的惊艳,到迷乱与繁华世界,最终走向消亡。本书围绕着有着美貌的少年道林·格雷,有着艺术天赋的画家巴兹尔,和看似有哲理实则荒谬而自私自利的亨利勋爵展开。
少年道林·格雷,虽然从小失去母亲,但却在生活条件优渥的外祖父身边长大。生性单纯的道理,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美貌,直到有一天他的画家好友巴兹尔,为他创造了一幅逼真的画像。道林在巴斯尔和亨利伯爵的赞美声中,意识到自己拥有惊人的美貌。这幅作品也就成了当年的收藏品,他想让自己像画像一样永远拥有美丽的容颜和青春。
美少年道林在观看戏剧中爱上了女演员西碧尔,他热情追求西碧尔的过程中,得到了西碧尔热烈的回应。他们的爱情来得短促而又激烈。其实西碧尔并没有意识到,道林爱的只是舞台上那个大放异彩的女演员。
生长在浮华圈中的西碧尔,迫切地想要摆脱贫穷的生活,嫁个如意郎君。16岁的年龄正好处于爱幻想的时代,她渴望爱,渴望金钱,渴望继位,渴望进入上流社会。
当希碧尔想要摆脱演员生涯,通过演咂戏剧,想转入新的生活的憧憬时,却不想道林眼中那个充满灵动,大放异彩的少女的形象消失了。
疾风劲雨的这场爱恋,来得早去得也快。道林毫不犹豫地拒绝和抛弃,让西碧尔感到了绝望,最后走上了自杀。
这时候的道理发现画像更加残忍,恐惧的道理在亨利伯爵的引诱下,更加放纵自己的欲望,虽然画像变得越来越恐怖残忍,而他自己却永葆青春。
十八年后的道林,虽然虽然已经40岁,却仍然有着18岁的面孔。回望过去18年。他做的是让他感到了厌倦,面对自己堕落的灵魂,出于对画像的验证,他谋杀了画家巴兹尔。
即使最后他想拥有一颗纯洁的灵魂,拯救自己过去的种种恶行,但他仍然没法承受那堕落的过去,意识美貌是他的负担。当他举起刀刺向那丑陋的画像时,结果他自己却离奇死亡。后来的人们发现,虽然道林变得面容槁枯,满脸皱纹、面目可憎丑陋,而他的画像却依然完美如初。
亨利伯爵,有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学,不断向别人兜售他的观点。这位生活在上流社会的贵族,对女人充满了排斥和诋毁,不断向道林兜售他的残酷、自私和冷漠。
以自我为中心的亨利伯爵,认为自己鄙视乐观主义,却一直享受上流社会所带来的浮华和观感享受,他认为女人就应该受支配和奴役。对于超越阶层的婚姻,他觉得荒唐。这位贵族始终认为一个人的生活才是重要的,善是和自己的和谐相处。享受美,享受财富,享受地位是富人才有的特权。
亨利伯爵不断引诱道林寻求感官刺激。当道林为自己的罪恶和行为忏悔时,这位贵族亨利伯爵仍然沉浸在浮华世界中,乐此不疲。
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王尔德用唯美的语言,悲剧式的格调,透过华美画像的表面,用理性的眼光表达自己对人性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洞察。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隐藏的那一面,那里面有自我欣赏,有高傲的自尊,还有永无休止的欲望。可是大多时候当我们与外界交流的时候,我们都是把自己美好的的一面表现出来。那是一幅带着滤镜,带着盛世美颜的外在的自我形象。
我们的外表和内心就是如此的矛盾,当我们审视世界的时候,我们审视的应该是被我们隐藏起来的那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