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个许久没有机会看的电影《卡特教练》。里面有一段对话让我触动不已,感触颇深。当卡特教练执教以后,带领一个学校篮球队从多年来一直打败仗的状态赢得了16连胜的佳绩。正当学校社区对此事兴致勃勃,希望球队能够继续打比赛的时候,卡特教练关闭了训练场。理由是这些孩子们的文化成绩没有达标。卡特教练之所以做出这样的举动,他是希望这些孩子能够上大学。如果他们不关注不提升文化成绩的话,他们打完篮球,只能像他们的父辈一样过上非常平庸的生活,甚至70%的人都会进监狱。这也许在我们国内是不能理解的,这在当时的美国是有特殊的文化背景的。
卡特教练的人生路程当中,他有很多朋友同学也因此进了监狱,他对此痛苦不已,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这些孩子实现人生的逆袭。他们的篮球打得非常出色,如果文化成绩能够补一补,只完全能有机会上一所大学,获得一个本科学位。不管外界对此的反对声音有多大,他都对此坚信不已。他用一个人的力量对抗学校对抗社区,甚至还有家长的不理解。随着反对声音越来越大,学校组织了一次听证会。家长代表个个群情激奋,希望能够撤掉卡特教练,重新打开训练场,让孩子们打篮球。当一个又一个家长持反对声的时候卡到教练发言了。他说在我执教之前,孩子们是签过合同的,他们的成绩学分必须达到2.3以上。如果现在不遵守这个规定,也就意味着我们在教导孩子,我们可以超越规则。如果他们现在连着一张纸合同都不能遵守,那么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我们怎么能够指望他们遵守法律,不进监狱呢?而且现有的体制根本就不关心这些孩子他们能不能上大学,他们关心的是他们能不能毕业。我们怎么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孩子们,他们明明有上大学的潜力而袖手旁观,明明现在我们可以伸出援手去帮助他们,怎么能够允许他们走进黑暗走进地狱呢?我不用你们辞退我,我自己离开。
看完这些,除了我对卡特教练的情怀,深深的敬佩之外,我对孩子为什么上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现在我国要求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必须入学,而且所有的孩子必须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为什么国家要出台这样的政策?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是为了扫盲,用最快的速度提高国家的文化水平,这一举措让我国的整体文化素质得到迅速的提升,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的上升的速度。
另外一方面孩子7岁上小学,完成9年义务教育之后,他们已经16岁了。已经完成了基础教育,已经有了初步的文化素养。已经有了最基本的价值观和是非观,这时候他们走向社会,才能够抵制那些负面的影响。也不会因为他们的青春期,他们的叛逆,他们不理智的行动,给社会带来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方面是国家学校对孩子的保护。也是对这个社会和谐发展应有的举措。这就是为什么不管一个孩子在学校里面多么的不遵守纪律,多么的捣乱,学校都必须要求他完成9年的义务教育。
今天呢,我不想说孩子上学是为了有个好的前途,是为了上大学这些高大上的方面。我们来讨论讨论最基本的最底层的东西,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上学是为了教会孩子遵守规则,信守承诺,有敬畏之心。
学校里面的很多工作,我相信有一部分家长是不理解的。总认为学校老师把很多问题小题大做上纲上线,觉得很多事情对孩子的要求太过于苛刻,甚至有时候缺少那么一些人情味儿,觉得他们还是个孩子,应该对他们有更多的宽容和包容之心,甚至也应该体谅家长的不容易,不要动不动就告家长,不要动不动就像家长说一些孩子在学校不好的表现,影响他们的心情。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敬畏之心,没有规则,脑子里面没有是非观,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总是任性妄为。这将来走向社会是非常可怕的,他们不遵守规则,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限制他们,越来越多的放纵和自由让他们无法自拔。一旦孩子脱离了学校和家长的管控,他们的发展我们很难预测。
我们不能高估学校的力量,我们也不能低估学校的力量。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孩子能够按照学校的纪律要求不早退,不迟到,认真的交作业,认真的打扫卫生。能够服从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能够和老师同学们和谐相处,能够在这些科学文化当中汲取知识汲取营养。当孩子能够把这些最基本的事情做好之后,我们是不是就有一部分信心把他们放到社会去打拼呢。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把老师教导的话放在心上,那么他有什么理由不去完成公司社会国家安排的任务呢。那么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那么他又有什么事情是他真正在乎的呢?
因此学校的教育是给孩子的人生上了一道保险,让他们有敬畏之心,让他们学会遵守规则,让他们学会体谅别人的感受。这份敬畏之心将伴随他们一生,让他们一生因此能够避免因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伤害。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在孩子受到不良影响,在孩子一无所知,没有能力去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为他们保驾护航。请珍惜国家,家庭,学校给你这份上学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