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读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干的不是自己想干的工作。一晃三年,有的人已经独当一面了,可他们还在原地踏步。仔细想想,这些人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也没有什么特长,他们似乎对任何事情都没太大的兴趣。你问他为什么,他可能会告诉你:“生活不就是这样,又不是电影,今天蝙蝠侠大战双面人,明天007拯救全人类。”
看得出来,这些人过的并不开心,因为他们做的不是自己喜欢的。曾经,我也有过类似的想法:如果我有机会能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地把它做好。事实真的如此吗?
最近在读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到兴趣这一节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所谓兴趣,原来如此。那些我们不想干的工作,有的人却干的津津有味;而那些我们想干的,也有人干的愁眉苦脸。工作没意思,有没有可能问题不在工作上,而是我们自己出了点状况。
首先,有些人其实不是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通常情况下,几乎没有人会喜欢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人们总是倾向做自己最拿手的。所以,我们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不喜欢做的这件事情,是不是仅仅因为我没有做好?”
如果是,再问下一个问题:“这件事情的完成是否确实对达成目标有益?”如果有益,哪怕确实无趣,都应该去做,直到做好为止;如果无益,哪怕非常有趣,都不应该去做,除非是为了自娱自乐。
如果不是。这件事情我已经做的比多数人好了,之所以没兴趣,纯粹是因为这件事真的没有吸引力。如果是这样,那还是换一件事情做吧。事实上,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99%的人没兴趣基本等同于没做好。
其次,有些人总说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其它事情。可事实上,出现这种感觉应该仅仅是因为还没有开始做那件事情,也没有在那件事情上遭受挫折而已。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有的同学好不容易从生活费里抠出一把吉他,学了两个月就再也没有摸过;有的人下定决心买几本书充充电,拉开抽屉却发现里面那几本已经一层灰了;有的人在健身房办了张年卡,一年下来去的次数连两只手都数的过来……这些人在投入新的“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后,往往发现这个事情其实也是困难重重。很快他们就会在磕磕绊绊中发现,原来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不是新的这个事情,而是更新的那个事情。
做我所爱,爱我所做,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一开始做的就是自己喜欢的。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讨论自己喜欢做什么,事实上,确切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人并不多。就像曾经,我们报专业的时候,挑的都是自己喜欢的;曾经,我们找工作的时候,挑的都是自己中意的。可今天呢?
所以,兴趣并不是很重要,至少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李笑来老师分享《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的写作经历时提到,这本词汇书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通过语料库分析统计词频后,再反复筛选出托福考试中出现2次以上17次以下的核心词汇。在写书的9个月里,收集和处理语料库文本大约花费1个月,词频统计工作的软件操作只用了几十秒,剩下的8个月做的是最没有技术含量、最枯燥、最无聊的复制、粘贴、编辑、整理、审阅、修改、回顾……
很多事情做的多了,自然就能擅长;擅长了,自然就做得比别人好;做得比别人好,兴趣就来了。往往不是有兴趣了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请记住,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