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与左宗棠之四【514】2023-10-31
四、曾左比较
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封一等毅勇侯、追赠太傅、谥号文正。左宗棠官至两江总督、封二等恪靖侯、追赠太傅、谥号文襄。曾氏平定太平天国,为清王朝续命立下不世之功;左氏收复西北再夺新疆,千秋万代称之为民族英雄。
曾左二人相同之处有:年龄相仿、湖湘同乡,少有大志,读书士子、克太平军之将领、洋务运动先驱。
曾左二人不同之处有:曾氏的地地道道的科考学子,二十八岁中进士点翰林,曾氏在京城结识当年书法大家、诗词大家、红官大家,曾氏从八股文一跃而成理学大家。而同年的左宗棠屡考不中,弃学而归,幸得贺长龄慧眼识人,委托他继承遗愿并照顾好幼儿(贺左多年之后结为亲家)。
曾氏性格使然,慢吞吞,气定神闲。
左氏精明才干,不畏生死,常常一人独领大军冲锋陷阵,深得官兵敬爱。左宗棠的才干万千,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急攻长沙城,左氏那时为张亮基幕僚,近三个月的保卫战太平军硬是没有进城一人,破城一转,没有留下遗憾,太平军萧朝贵被大炮轰死。左氏腹藏经书一战成名。
曾左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和不同其实这没什么,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曾氏本人为官十年,做官做人都得小心翼翼,每日坚持早起、庭洒,凡日课之内容,必须严格做到。
左氏身为朝廷新晋红人,捉拿太平军余党不遗余力。而曾氏,则对太平军余部,号召太平军可留可回,一时之间,太平军投降的兵勇大部分选择回乡返籍。曾氏这门功课,实在令人叫绝。
综上所述,左氏是一个有别于曾氏的人,其人自负平时所学,非龙则虫,一旦担责,责任重大。
曾氏平定太平天国之后,如老僧入定,几无大作,反观弟子李鸿章,北洋水师演练威风凛凛,令止兵息,看不出新一代苏维埃共和国即将入驻,夜间行军的太平天国少了一封牵挂,多了一份爱心。
唐浩明老师说,学曾国藩其人大才不可多学,学左宗棠其人可爱但不可模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