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无知之知的思考——《苏格拉底的申辩》读书笔记

关于无知之知的思考——《苏格拉底的申辩》读书笔记

作者: 赖美云的小面包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17:29 被阅读107次

    本周读书的主题是“哲学思考”,精读书是《苏格拉底的申辩》。

    公元前399年,一个叫莫勒图斯的年轻人在雅典状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他不信城邦诸神,引进新的精灵之事,败坏青年。于是,苏格拉底被传讯,在500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做了著名的申辩。但申辩并没有挽救苏格拉底的性命。他最后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之死,为西方文明打下了两个基本色调。而苏格拉底之死之所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核心事件,首先要归功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当然在读此书之前我对苏格拉底之死并没有什么太深刻的印象,脑海中所定义的也不过就是饮鸠而死,走的很凄惨,也很壮烈,更为特殊不过如此,觉得大凡有点“人气”的伟人都不会死的这么简单罢了。可在读了此书以后,却是深深的变了,当真是了解的多了,自己认知的圆大了,不知道的东西也反而更多了。对于他的死确确实实又太多的不解,而对于他本人,又是更添了几分敬意。

    首先说说莫勒图斯这个人,他说白了就是个收钱传话的筒子,上面的人讨厌苏格拉底,所以拉了这么个并不出名的年轻人来状告苏格拉底。先总结一下苏格拉底的罪状:其一,不信城邦神,引进新的精灵之事。其二,败坏青年。。

    先说其一 ,说他不信神,那当真是扯淡。没读过此书的也都知道德尔斐神谕。一个挺无聊的人问谁是这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人,神谕回答说是苏格拉底。而苏格拉底听了之后,并不认为自己是最具智慧的,当然也不可能去驳斥神谕,所以就开始游历,试图找寻比他更有智慧的人,但在其找寻总并没有找到他认为更有智慧的人,最终他明白了神谕的意思,是让他借此来转播智慧,让人们知道自己所谓的“智慧”其实并不是什么智慧。

    这样看来,苏格拉底非但不是不信城邦诸神,而且信的非常彻底。他后半生也一直在贯彻着神谕的精神,完成着他的使命,不断的启发人,告诉他们的愚昧,或许也正是如此才招来嫉恨和仇人吧?

    而说他引进精灵之事,只不过是因为苏格拉底常说他在做事或是作抉择,演讲辩论的时候,耳边经常有一个“声音”提醒他该怎样做,单不说这算不算罪,就算是罪也只不过如同“莫须有”那样的荒谬。(也许有吧,可能有罪吧……)

    再说其二,败坏青年人,其实主要是指阿尔喀比亚德和克里提亚等人。他们两个原先都“师从”过苏格拉底,而且是他最亲近的学生之一。而阿尔喀比亚德是远征西西里的统帅,只不过在远征途中,雅典的众多赫尔墨斯神像被毁坏,雅典人怀疑是他指派的,所以对他进行缺席审判,判他死罪。于是他就逃亡斯巴达,反而帮斯巴达打了几场胜仗,但后来又倒戈雅典继续帮雅典打了几场胜仗。而克里提亚是三十僭主的首领,在位时大肆破坏民主人士,后来民主人士卷土重来推翻了他们。所以对他们都恨之入骨可以这么说而苏格拉底自然也就不太好过,不过民主派夺回政权以后也下令,对以前的僭主的一切行为不予追究,所以莫勒图斯并没有拿此作证据,但其实以上几人才是最根本的控告之由。

    而苏格拉底并不会因为这两项罪名就会判死罪,事实上,他本可以逃避审判的,而阿奴图斯愿意也就是想把他吓跑,没想到苏格拉底却是毅然接受了审判,而在审判过程中,他也本可以凭借他的口才躲过一劫,但他没有,屡次激怒陪审团,在最后依照法律程序,给他两条路,简单的罚款而已,但他没有,他认为自己毫无过错,要么处死我,要么请我到政府厅用膳。这当然出动了雅典人的底线,政府厅用膳那是要经过6000人的公民大会投票通过的,而事实上也只有一些奥运会的胜者以及民主制的创立者哈摩狄阿斯和阿利斯托斋吞的直系长子有幸在那里用膳。而雅典人也就自然因为要求过甚而判他死罪。

    读完此书以后,对于苏格拉底本人着实重新认识了一番,他确确实实是位有智慧的人。比起那些无知的权弄者,他有公平正义感;比那些视财的商人,他有克制欲望的毅力;比起那些自认为了不起的诗人,他有一份自知。他从不认为自己有多聪明,有多么的智慧,相反他谦虚的使人觉得他甚至有点“虚伪”。

    他对死亡的蔑视尤其让我佩服,也确实启发了我脑海中的丝许“智慧”他说:“所谓的怕死,诸位,不过就是不智慧而以为智慧。因为这就是以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没人知道,死没准是人的所有好处中最大的一个,人们都害怕,好像明确知道,它是坏事中最大的一个,人们都害怕,好像明确知道,他是坏事中最大的。认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这不是极为可耻的无知吗?”他把无知归究于认为知道自己并不知道的事情,再延伸到死亡这一个人们都避而不谈的话题,着实是一位伟人。

    他把“好”分为三种:金钱,荣誉,智慧。当然这是希腊文化中一直都有的传统。他把人再分为爱钱者、爱名者、爱智者。而生活方式又有:荣誉高于金钱,真理高于荣誉。而他对于灵魂的区分是:欲望,意气,理性。这三者就是这三部分的欲望。在希腊人当中,他是第一个讲,灵魂是决定知识与无知,善与恶的地方。因此,他把“关心灵魂”当作人的首要责任,这也是苏格拉底学说中最根本的一点。

    他曾说“我尝试着劝你们中的每个人,不要先关心‘自己的’,而是先关心‘自己’让自己尽可能变得最好和最智慧。”虽然我本人并不推崇“最”这个字,但是他说的前半句还是一点都没有错,我们作为人不应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拥有,很明显“自己的”是个物主代词,也就是说不要关心那些身外之物,而要更注重自己,更注重灵魂的修养,把提升自己作为首要的责任才是最重要的。

    这位雅典人中具有智慧的先人,他如同他所说的,他是一位精神上的助产士,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本人并不相信,智慧可以传授。在他看来,智慧永远是灵魂之事,因此只能从灵魂中培养起来,靠自己完成。有所依,苏格拉底只能激励和劝诱,却不能代替别人负责。正是如此,他拒绝以老师自居。

    这位在哲学和政治领域里斗争的伟人,值得我们怀念和敬仰,可惜的是他最终被政治所扼杀,但所庆幸的是,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说的,死或许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他没准是人所有好处中最大的一个,无论怎样,我想死对于他来说毫无影响,他仍然在我们的耳边时刻提醒着我们该怎样做出我们灵魂应该做的选择,不是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无知之知的思考——《苏格拉底的申辩》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sx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