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为了不教

教,为了不教

作者: 马明洋河南信阳 | 来源:发表于2023-05-25 22:32 被阅读0次

核心思想: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再学。“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再学”是叶圣陶教学思想的完整表达,其核心要义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独立地学、主动地学。教是手段,不教是目的;学是起点,再学是新起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有五个层级:愿学、乐学、好学、勤学以及独立学习。独立学习是高阶学习,不但需要相应的学习能力作支撑,而且需要对应的心理基础作保障,那就是独立的性格和自主的品格。这需要什么样的教?对此,叶圣陶先生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犹如父母教幼儿学走路,开始搀扶,逐渐帮扶,最后脱手。教的要义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在于让学生学会独立,具有独立学习的意识。仅仅满足于能力的培养,还不是完整的教,更需要独立人格的培育,后者更重要。当学生具备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不教才成为可能。事实上,学生具备了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品格,如果缺少足够的学习动力,只能成为被动的学习者,“学是为了再学”的意义就在于将学习看作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最终追求的结果。学会学习,还要主动学习,有一种永不停歇的学习欲望。前面的学激发了后续的学,是后续学习的动力源泉。保持对学习的渴望,保持好奇心、求知欲,是教的职责所在。子曰:“学以为已。”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已变得更加美好,是自己内在精神发育的需要。教,就是一种精神的启蒙,就是点燃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学的助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教其实是一种更加智慧的教。如此,我们可以将“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再学”概括为“不教之教、学以再学”。教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和自觉意识,并引发学生持续的学习行为,使之形成终生学习的需要。只有教师的“不教”,才能给学生的“再学”留下时空;也只有学生的“再学”需求,才能促发教师的“不教”智慧。这是对教与学的智慧表述,它体现了辩证的思想、转化的思想和发展的思想,它平白如话,但是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相关文章

  • 教,是为了不教

    已经离开讲台一年半了,远离了教学,远离了学生,每天写着像八股文似的材料,心里没有半分愉悦。这期回到了与语文...

  • 教是为了不教

    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 [1] ——教是为了不教 刘佩杰 李士金 恽琳雁 李佳敏 刘杨 殷楚 摘 ...

  • 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记得在刚跨入工作岗位的时候,写工作计划呀,总结呀,也喜欢用这句话,...

  • 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 今天早上故意晚一点进班,想看看熊孩子们在干嘛。本以为他们会把教室闹个底朝天,但是结果却是让我大吃一惊...

  • 教是为了“不教”

    “教”,重点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平常教学应把握的...

  • 教是为了不教!

    最近看了不少的育儿书,学了些皮毛,孩子专注力的问题,有轻微改善,也在做一些专注力训练。每天早上6点起床,做一些运动...

  • 教是为了不教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听的灌输式,新课改强调的是对话、沟通、合作、共建,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读了《...

  • 教是为了不教

    2020年3月6日,迫于疫情,在许昌市教研室的组织下,我们首次采用钉钉软件进行教研,这次关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

  • 教是为了不教。

    我高中的时候学的是会计,我清楚的记得有个老师经常说过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 那一年。老师把学校的...

  • 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 1.教学方法沉浸式学习 (每一章教学,凸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为了不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tk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