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这句话通俗的解释是,我们要想观察那种无名无实的道的状态,我们要放空自己,不要先入为主,保持一种清虚无为的状态,用内心去感受,才能真正与那个境界相沟通,能够体会道在那个状态下的微妙的运转;我们要观察有名有实的道的状态,我们要有欲,要带着自己的角度、学识、神识,去观察这个世界,来体会道是如何运转的。
这句话,老子在告诉我们用“直觉”和“理性”两个角度来观察事物,看待事情,在一件事情中,如果能够用两种角度结合着考虑问题,这便是一种智慧。
首先,我们要经常保持一种没有欲望的清净的状态,来观察、体会道的奥妙;为什么要在这种状态下观察到的奥妙呢?老子这句话有大学问,老子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用两种状态来观察一件事,一个是无欲,一个是有欲。任何事情从这不同的角度去看,能发现不同的内容。这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我们通常都带着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去分析周围的世界,这是戴着有色眼镜。老子告诉我们要“放下”,保持一种没有主观意愿的状态观察事物。老子认为万物在它刚刚起源的时候,无名无形,没有任何特质,这是万物的最初状态,道在其中帮助其运转。这种状态需要您保持一种清净的、虚空的、没有任何意念状态,才能和这个力量相沟通,才能真正的体会到、觉察到这个力量运转的模式。此句看似简单,却是一种修炼的法门,如果真的要获得那种大智慧,要保持虚空的状态,清空自己,安静下来,更容易与其沟通,更容易体察到其如何运转。这种状态在道德经中多次强调,通过不同的比喻,强调保持空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与其沟通,才能明白世界运转的奥妙。
安静的状态下,圣人们、哲人们在保持安静的状态下,除了能对周围的事物做出客观的判断外,还能与创立世界最初的力量沟通,能更清楚的体察到它给你带来的灵感、启发,这个状态是一种修炼,致虚极、守静笃,要保持一种虚空的状态,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的修炼方式。我们的人生往往急于赶路,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停下来,能够真正去达到这个状态。各种修炼都需要打坐、静坐,无论佛家还是道家。
其次,要从自己的角度,带着自己的思想去观察世界。为什么要带着自己的思想观察世界呢?因为你毕竟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必定有自己的角度,必定有自己的位置。比如说,公司里两个部门发生了争执,您作为领导怎么处理这两个部门的争执呢。首先要放空自己,放下欲望,不带任何主观色彩来对待这件事,这个时候您公平的看待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处理;另外一个方面还要想到一个部门是自己带出来的,亲手培养起来的,这个时候我的角度是领导者,怎么能够更好的处理这件事要有自己的角度。您可能会更了解这个团队,为什么会出这个问题,您会有更深的了解,处理问题的方式可能就更得体。
所以一个事情一定要学会两者之间来回切换。老子认为我们如果能保持一种清空的、虚空的状态,能够体会到事物运行的本质,这是一种直观的、直觉的状态,凭直觉来判断这个事物究竟会怎么样。另外一种是理性,理性的分析,根据我现有的条件,处于什么位置,我周围的情况处于什么状态,我会有什么样的角度,然后理性来分析、推论,得到结论。
这两者哪个准呢?两者都准。我们要学会在两者之间来回切换,有所取舍,将其交织起来一起分析一个问题。我们要放空自己,学会跳出来看问题,但我们毕竟在这个世界里生活,我们周围的条件是构成我们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们也要通过自己的常识、理智,结合自己周围的条件来分析事物运行的规律。
——摘自罗大伦讲道德经录音
说起“直觉”来判断事物,为什么有的人看的准,有的人看的不准。我觉得首先是一个人理论、学识、阅历的积累,通过经历的一些事情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其次,是上文提到的修炼的法门,人如果真正能放空自己,就能够感觉到那不可言语的神秘的力量——“道”,能够有常人不能理解的前瞻性与准确的判断力。归根到底,无论是学习的积累,还是阅历的丰富,都是人生的修炼。
写于二零一八年四月二十六日 大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