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升入高一,进行了化学和英语的考试,成绩揭晓,家长们可以在小程序里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绩以及这次考试的成绩统计,有高兴的,有失落的。
本来我们高一(11)就是普通班级,虽然都有期望,但首先要有平常的心态看待孩子的成绩,然后再辅以如何学习。刚开始看到孩子的成绩,我的心也是“咯登”了好几下,这么差的成绩怎么办?孩子到底是怎么学习的?后来转念一想,她考进去的成绩也不怎么样,我焦虑也没有用。问题是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自驱力?
刚好,班主任何老师及时给家长们作了初中与高中孩子生理年龄,学习内容不同,方法不同,以及孩子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分析,重点学习如下:
班主任何老师说: 有的同学初中成绩一直很好,为何高中成绩的波动会这么大呢?
一,这和同学们的学习方法有很大关系!初中生的岁数区域集中在14岁-16岁,而高中生则是16岁-18岁。两个阶段同学们的学习能力截然不同,初中阶段,大部分同学是在老师的督促检查下学习的,大多为被动式听课,老师的角色更像是“保姆”。而进入高中后,老师课堂内外对学生的督促检查明显减少,而代之的是解题思路的引导,老师的角色更像是“引路人”。教学方式的改变给了高一生一个巨大的冲击,如果不能尽快适应新的高中学习环境,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势必会在今后高中三年中处于下风!所以对于高一新生和家长来讲,了解初高中生差异并作出相应的调整非常重要!
二, 初中与高中的差异: 差异一:知识量变大 总体来说,初升高知识跨度非常大。初中三年学习的知识总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学习量。所以在新高一一开始很多学生会有“撞墙”的感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陡坡效应。 差异二:高一内容在高考直接考查 因为高中知识量大,所以高一和初一完全不同。初一学的知识更多是实现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高中就不同了。 差异三:授课方式不同 初中教师常常以反复讲解,教师要用较多的时间给学生以具体辅导。进入高中后,教师上课更注重分析,反复讲解的做法少了,学生活动多了,许多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而且高中学科多,教师多,每个教师教学方法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经常不一致,所以,只有适应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才能促进自己的学习。 差异四:学习方法不同 初中生学习方法比较单一,习惯于“听、背、默”,习惯于书面作业,习惯于依赖教师。高中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方法要求灵活、多样,并要防止和克服单纯死记硬背、重记忆轻理解、重做题轻读书、重计算轻概念等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高一生该如何进行学习?
首先,将心态调整为空杯状态。 能顺利升入二中继续学习的中考生,都是初中阶段的佼佼者,但无论中考成绩有多令人骄傲,无论曾经在任课老师心中的位置有多重要,随着中考结束,一切都成为了过去。在新的高中学习和生活临之前,一切都应该回归到零点,重新开始!
其次,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所学科目多,作业多,并没有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要完成各科目的作业,只有见缝插针地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晚自习时间等各碎片化时间去完成。也就是说,进入高中阶段,能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同学都是高手;如果能做到查漏补缺就是学霸级人物!
在整个高中学习阶段,预习和复习非常关键,很多学生把学习的过程简化到只有上课和做作业,而忽略了预习和复习,结果导致上课听课没有针对性,容易走神;课后作业写得慢,而且错误率非常高。 高中所学科目多,且难度大,同一科目前后内容连贯性强,环环相扣,前面章节没学好,严重影响后面内容的学习状况。进入高中之后,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学好每一章节,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前期学不好后期努力。
再次,面对成绩波动,保持一颗平常心 高一成绩波动大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但不要过于惊慌失措,随着后期的适应,慢慢的就会调节过来!主动学习是前提,不少中考成绩不错的学生,到了高一下滑得很厉害甚至排到班级倒数,这些学生的共同特点就是,进入高一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便自暴自弃不想学习。而高中所学内容环环相扣,当成绩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时,要保持平常心,积极主动学习,争取跟上老师的节奏,把每个知识点学透。

俗语讲“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希望孩子能平稳度过前期适应期,然后燃起学习的强烈愿望,找到状态,找到学习方法,拼命学习就是了,坚持 坚持 坚持!全力以赴就是了,结果顺其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