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多日,某天傍晚,雨过天晴,漫步到西三环乌龙江边,对岸旗山默立,江中薄雾缥渺,水边高楼隐现,天光与水光相映,一派仙境。我拿出手机,拍了照片,又拍了视频,还是觉得意尤未尽,可也没有其它招数了。天色渐暗,有些事还等着处理,先回家吃饭去。
天地有大美,虽常是转瞬即逝,只要心有逸趣,都是足可以成诗成赋的,就象苏东坡让赤壁的涛声流传千古一样。我想,若这时候他从此地路过,也许能留下一篇《乌龙江赋》流传后世,可转念一想,似乎也不太靠谱,若在今天按他的职级肯定也开上宝马,就算是贬到福州,至少也该出门有公车,而且朝八晚五他得打卡上班,也难有闲情四处溜达,能做的大约也就是拿出手机,隔着车船的玻璃窗拍个照片然后发到朋友圈。
小时候父亲用本地话读古诗给我听,我虽不怎么听懂,但觉得韵律美妙,我问父亲为什么现在人不写这些了,父亲也说不出所以然,如今我明白,即使没有白话文革命,现在人也难有写诗的逸趣和情境了。读图时代,一切都简单,快速,直接。我是十分佩服如今的摄影人和PS技术,但总觉得它远不如文字有厚度和韵味。可如今一切都急不可耐啊,哪能花时间如苏子那般站在赤壁的江边慢慢寻思,或荡舟江中,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天马行空地想象呢?科技的便捷是极大地扩展了我们的视野,却同时也让我们对万物不再需要去回味和想象,每到一处,只要一按快门就“落袋为安”,象随手捡拾一粒野果。想像一下,若当初李白带着相机上庐山……
苏东坡那时代,守个孝就要三年,啥"个人前途""国家大事"都得扔一边去,如今老父母死了,请几天丧假收拾埋了了事,葬礼上也免不了业务电话——没有比赚票子重要的事了。古时侯山高路远,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就职,途中就得磨蹭个把月,晃悠晃悠就生出许多羁旅的诗歌。如今路上是朝发夕至,眯一会儿就到目的地。若折算成相对的时间,我们比古人的生命长了千倍,可是我们丝毫没有体会到生命的长度,唯觉得时间不够用。生命的广度更是扩展了无数倍,可是我们还是感到一巢难寻,知己难觅。我们已经很难有时间和心思花在细细品味自然风物上了,若你现在好不容易有个假期,想着如某诗人那般在海边站上半个钟头,浮想连篇,或到鼓浪屿日光岩上发呆一番,想必是比较困难,你站不了五分钟电话短信微信就来催业务,或早让人轰下来---因为你影响了人家拍到此一游照。
技术发达,似乎使我们对这个世界一看到底。机关算尽,难免风物无存,就如干涸的河床,几颗石头都数得清,不再有诗意的神秘和敬畏了。东坡时代若有了如今的技术手段,大体上便不会有文字版的《赤壁赋》,只可能有图片版的。我们打开东坡的微信,只会看到一张像素不太高的赤壁浪花图,下面是宋元明清一些名流的点赞,现代以来都只剩吐槽的表情了……
高世麟(2016.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