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七一:焉能“如如不动”

《传习录》七一:焉能“如如不动”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09-09 10:45 被阅读0次

    《传习录》七一:焉能“如如不动”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着当存此。”

    《西游记》中,有一个章节叫“云台显圣”,讲的是唐僧与虎力大仙比坐禅的故事。这是整部小说中少有的唐僧直接参与的“对决”,唐僧同虎力大仙之间比得是坐禅——高台之上的“如如不动”。

    客观来讲,唐僧是人,虎力大仙是虎妖,两个人本质上都是“动”物,如草木石土一般“如如不动”,其实比得是两个人的修养、定力。很显然,这样的较量,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取经团队中最有资格参赛的当然是唐僧了。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了,在悟空做好外围保障的情况下,唐僧同志取得完胜。

    《金刚经》中讲的“如如不动”对于肉身凡胎的人而言,是反人性的。毕竟人非草木土石,倘若“如如不动”便是修养、定力的话,恐怕没有人会比一块普通的石头更有“修养”和“定力”了。

    如何在不违背人性的基础上,以动治动直至“如如不动”?王阳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动态平衡观念——发善遏恶。

    既然“动”是动物的本质特性,是难以克服的本性,便不必压抑它。人之为人就应该不断地在“动”中求得更好的发展。

    佛家谈“念”,讲“一念未息,一念又起”,讲“须于万千念生”,人世间有“万念俱灰”“万念俱寂”的说法,于是佛讲“一切如梦幻泡影”,要脱离苦海,就要放下这种种的执念。

    王阳明则主张人抓住自己的“念”,善念起时,一把抓住,努力地去扩充它;恶念起时,也要一把抓住,努力地去遏制它。既然“动”是人生的必然,扩充善念、遏止恶念便是修行,便是人生的精进。

    正如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自然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反映在天赋、相貌、遭遇、处境等各个方面。王阳明讲“善念”“恶念”时,人与人之间,也不会有相同的理解。有人凭着一颗喜乐心,持了“无善无恶”的念,早已见不到这世间的恶。自然也有人吃尽了人生的苦,以有色眼镜看世界,早已见不到这世间的善。当然,更多的人在善恶的爱憎里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沉溺其中,浑然不觉。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便是“志”,有志也好,无志也好,少志也好,多志也好。这种状态也好,那种状态也罢,“志”决定了人生精进的方向和程度。

    王阳明讲“知与充与遏者,志也”,什么是志,其实就是“善念发而充之,恶念发而遏之”的精进。知善知恶未必是智慧,无善无恶也未必是糊涂。但“知善不知充,知恶不知遏”,便是糊涂一个。

    孟子曾经讲,舜作为山野之人,居住在山林中时,与野兽为伍,同其他山野之人没有什么分别。区别在于当舜内心里见到一丁点善时,他的向善之心忽然如决堤的水一般不可遏制,非要实践那一丁点善,直至惠及天下人才肯罢休。

    什么是“志”,舜顺应自己的“向善之心”,去扩充、实践它以惠及天下的行动就是“志”。舜的时代,哪里有什么“善”“恶”的概念,他只是顺应和追随自己的心,将那些对自己来说是好的,推及到天下人身上而已。

    孔子评价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颜回的过人之处,其实和舜差不多,都是不见善则已,见一善必然扩充、实践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唯恐再失去它。

    圣人是将“志”扩充到无以复加程度的人,学者是尝试着去存养“志”的人。只有程度上的差异,没有方向上的区别。

    既然不能“如如不动”,何不永葆进取之志,在人之为人的“奔跑”中,成为最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七一:焉能“如如不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xj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