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相信很多人都被安利过这句话。
不是我们不知道开始去做,我们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坚持下去。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经常尝试去开始做某些事,只是常常因为坚持不下去而苦恼、自责。
甚至有的人因为坚持不下去,会产生“自己意志力薄弱,没有毅力,做什么事都不行”的想法,去否定自己。
为什么我们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会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呢?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认知是:“开始”和“坚持”两者是同根同源的行为,是密切联系的。
我们的逻辑是——开始就应该坚持下去。其实,我们这样的认知是错误的。
《从行动开始》的作者石田淳认为,“开始”与“坚持”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行为。两者并不是相关的,所以也不一定共存。开始之后坚持不下去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
其实,能不能坚持下去,与我们的意志力没有关系。很多时候,我们坚持不下去只是因为缺少方法。
家长们、老师们光和我们强调坚持的重要性,强调“坚持就是胜利”。却没有人告诉我们坚持的方法。
所以,我们经常坚持不下去完全是可以被原谅的,也是情有可原的。
我们都知道,方法和技能的精进与是否掌握有效的方法有关。
比如,在同一领域里,简单练习者到退休也只是个熟练工,有目的的练习者可能成了为该领域的上层人才,而刻意练习者最后可能是该领域的顶尖人才,甚至大师。
坚持与练习一样,有方法与无方法的结果差别很大。所以,我们应该像学习刻意练习一样,去学习坚持下去的方法。
微习惯的养成,就是有效的坚持下去的方法。设立微小明确的目标,每天记录,经常设置小奖励,这些都能帮助我们认同自己,获得信心和成就感。
每天完成微小目标容易获得成就感,而成就感就是坚持下去的持续动力。
这样行动下去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每天完成微小目标→获得成就感→产生动力→继续每天完成微小目标。
不要再因为几次的“坚持不下去”,就给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了。坚持不下去,可能只是你的方法不对。换个方法试试?
石田淳说:“不管多大的失败都不能证明你这个人一无是处,但认知的偏差却会让你给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如果这样的情况重复出现,那你的人生就真的完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