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十一课 陶渊明诗歌

第十一课 陶渊明诗歌

作者: 田源ty | 来源:发表于2018-12-05 12:12 被阅读40次

    第十一课 陶渊明诗歌


    陶渊明,中国是中国文学史上堪与屈原、李白、[杜甫比肩的伟大诗人。陶渊明自己从来没有说过是哪里人,甚至也不说生于何时何地。于是,在陶渊明的出生年份上,就出现了公元365年、公元369年、公元372年等等多个版本。陶渊明的身世也成了难解之谜。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宜丰学者凌诚沛主持组建了“陶渊明始家宜丰”研究小组。前后经过近20年的调研考证,他们确认陶渊明于公元365年出生在今天的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新安村的安成自然村。公元393年陶渊明时年29岁,与妻及子离开南山陶家坪。此后陶渊明一家在浔阳居住了24年。其间,陶渊明因王氏妻亡,继娶浔阳翟氏。公元416年,陶渊明52岁,与妻翟氏带幼子佟回到宜丰故里,修葺南山旧宅而居之,11年后,陶渊明卒于星子栗里,后归葬康乐县义钧乡之七里山即今宜丰澄塘镇的七里山。上述考证的结果,第一次给了陶渊明生平事迹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

    名篇精读

    饮酒二十首(选)

    小序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小试身手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练习】

    归园田居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一.理解选择:

    1. 下面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语言自然而平易近人,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露。
      B.“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韵味。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

    2.下面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作者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西晋著名诗人。“世外桃源”就出自其作品《桃花源记》。
    B.“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C.“带月荷锄归”,劳作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D.“但使愿无违”中的“愿”蕴含着诗人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里失去自我,要隐居归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愿。

    3.下面是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理解,选出不恰当的一句(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句,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劳动的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指各种野草。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
    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五言律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颔联描写的是作者自己的躬耕生活,这种生活虽然辛苦,但却充实愉快。
    C.带月荷锄、夕露沾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中,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的世俗的烦恼。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

    5.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交代劳动的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B.三、四两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各种杂草。
    C.五、六两句承“荷锄归”,写回家穿草而行,露沾衣湿。
    D.结尾两句抒情,“愿”指辛勤耕种祈盼有个好收成。

    6.对诗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语,前实后虚,相互补衬,完美和谐。
    B.“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用语十分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生活的艰难写得极具体。
    C.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入诗,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营造的却是醇美的诗意。
    D.以“衣沾”写躬耕的艰辛,而归隐生活的乐趣远大于辛劳,故“不足惜”。

    二.名句赏析:

    赏析“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三.理解作答:

    1.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2.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4.“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什么?

    5.“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

    延伸阅读

    一座默默无声的最高峰——陶渊明

    余秋雨与同学们座谈

    魏晋时代产生很多著名的文化人,他们在当时就已经成为社会观瞻的中心,但是有一个在那个时代默默无声,几乎没有引起多少注意,甚至在他去世后很长时间,他的历史地位也不高,只不过历史终将证明,他是那个时代的文化最高峰,他就是陶渊明。
      
      余秋雨:魏晋时代的那些人物,他们都是军事和政治的强人,当时九州皆知,但是谁也不知道谁是这些人中间的最高的那个高峰。就像我到欧洲去看勃朗峰,永远被云遮住,其实真正到云散的时候,真正勃朗峰才出现了。但是对陶渊明来说,这个云散的实在太慢了,他一直默默无闻,在这么一个乱世当中,能够攀登到中国文化那么高的高度,他真是个奇迹。我很想让大家谈一谈到现在为止,你们对陶渊明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点?
      
      同学A:我非常喜欢陶渊明写的一篇自传,叫《五柳先生传》,我们知道这个传非常有名,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独立的自传型作品。它开篇就没有讲自己是谁,只是因为家门旁边有五棵柳树,然后就自称叫五柳先生。这篇文章非常短,只有100来字,但是有一句话特别特别有名,而且所有的学生都特别喜欢,“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就是我喜欢读书,但是我不想研究它里面具体什么东西,我明白这些东西我就很高兴,我就忘了吃饭。
      
      余秋雨:你讲的那个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也觉得很喜欢。我们现在把“不求甚解”四个字作为贬义词来说了,其实它是一个道家思维,他不会钻牛角尖。现在我们的电视传媒把一些非常琐碎的细节性问题,通过那样广泛的电波,占据了那么多普遍老百姓的时间,这就是偏执性的求解。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可能是要抓住大纲解目,抓住整体气势。
      
      同学B:我喜欢陶渊明的一首诗叫做《挽歌》,“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此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与其说这更像一首诗,不如说更像陶渊明自己说的一句话,因为实在太简单、太白话了,我觉得这反应了陶渊明对生死的一种观念,他不是不珍惜生,但是他以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待生,就是对于生命中的一些事情的来去,他显得非常的自如,不会特别的介意。他认为死是一种永恒。
      
      余秋雨:说的好!“他人亦已歌”没有任何批判的色彩,不是说他人多么忘情负义,不是说人家刚死他们就在唱歌了,不是这个意思,在陶渊明的眼中“他人亦已歌”是对的,大化就是这样的,到最后把自己的生命融入青山,对他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不是无奈的事情。有好多人在讲这首诗的时候,用一种无奈的口气来讲,这搞错了,其实是非常积极、非常正面的。我想,每一个中国文人如果在生命结束的时候能够默念这几句话,他会更安详。
      
      同学C:我真的很惭愧,对他的印象不深,但是在生活中出现某些场景的时候,老能想起这个人,我觉得这也是某种魅力,就像你看过一个很好的文学作品,当时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你日后会经常想起它。我的一个阿姨去欧洲旅行,看见很多欧洲人每天都在坐在咖啡馆晒太阳,一坐就是一天,有一次哪个阿姨就问他,说你不觉得在浪费时间吗,然后那个人说时间用来干什么呢,阿姨回答说用来赚钱使劲往前跑啊,那人说前面是坟墓啊,我就在这儿享受阳光,这就是最珍惜时间了。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这件事情让我想起陶渊明,咖啡馆那些老头儿就是悠然见南山的。《圣经》上说它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息的水边,我们回到陶渊明,他为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因为他的生命价值是高于官本位思想的,我想这一点是值得那些阿谀奉承之流应该学习的。
      
      
      同学D:大家都知道陶渊明写了很多饮酒诗,但是陶渊明的酒是自己酿的,他种了高粱,收割之后候自己来酿酒。在酿酒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工序叫“陆”,就是过滤,陶渊明就把自己的头巾解下来去操作,然后又戴上,这个头巾叫“陆酒巾”,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他就是这么一个率直的人。
      
      同学E:陶渊明有一个非常显赫的爷爷,就是陶侃,在东晋的政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他仿佛没有从陶侃那得到什么好处,但是最后反而名声比陶侃要大,这可能就是人们对他文学价值的一种肯定。一个没有出息的人,经常会把名门放在自己的背后;一个真正有出息的人,哪怕是名门,他也要隔离开来,隔离的方式倒不一定用背叛的方式,但陶渊明更厉害,把自己放到贫困的底线上,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特别讲究伦理排辈,喜欢用家族背景,特别是现在有很多影照伪贵族,说自己的爷爷在北洋大臣手下做过什么事,那个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学学陶渊明吧,应该用这样的一个平和心来对待。
      
      余秋雨:我觉得非常好,但最后的一个终点还是《桃花源记》,他通过自己的全部精力打造了一个梦。我们先讨论到这里。
      
      陶渊明表现出了在魏晋名士不平常的生态之外的一种平常生态,这是由奇丽向朴素的回归,但由于经过了奇丽,这个朴素更让人心动。陶渊明的意义在于建立了中国文人的一种典型的艺术心态,那就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兼取儒家而形成的自然哲学。
      
      余秋雨:陶渊明有过很多的自述诗,讲自己的生活,所以尽管他很长时间被人们遗忘,但是我们对他的生平倒还是能够梳理。江西人,29岁就开始做官了,他做官就是为了自己家里的过活,回家是他最大的愿望,一想到回家他就兴奋得很,为了回家而辞官,再做官,又辞掉,基本上一直处于这样的轮回的折腾当中。在41岁的时候大概最后一次做官了,时间也不长,做到最后就写了《归去来兮辞》,这个词我非常喜欢,因为它就像一种呼号一样,在呼唤着心灵的归来。在一本的回忆录里,我写到当时辞职是辞了23次硬辞掉的,在那个会议上,我第一句话就说怎么今天开的像追悼会似的,讲理由的时候我就读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说明为什么要走。
      
      陶渊明就这么回去了,回去以后他真是开心,自食其力,谋生对他来说是次要的,主要是体验一种信念,这个信念就是人应该自然自给,他觉得融入大化以后,这样的一种方式非常富足。他耕地的情景就像嵇康轮起铁锤打铁的情景,其实是一样的,他们心态也差不多。但是他日子过的比较艰难,最要命的是,回家三年以后有一场大火把他们家烧光了,他一下子就陷入深深的贫困,所以以后的日子比较难了。
      
      45岁以后,他的诗文不太讲自己田园生活的极度潇洒,更多的是会讲讲老和死,但是他一点不悲哀,一百多诗里面有几十处提到老和死,是中国古代诗人当中提及这个话题最多的一个。但是他的老和死没有给人家一种悲剧的感觉。正像刚才讲到的,他对死亡的感觉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我的死亡带来的是别人的歌声,我的死亡带来的是我和山河融成一体,就是这样的一种思维。他的这个阶段再加上他关于《桃花源记》的梦的构建,使他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生命哲学和生态哲学的领路人,他构建了一个非常纯粹的精神避风港,避风港不是为了逃避责任,那么所以有人评价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吸纳、消化和提升所有思维的最好的人。《桃花源记》真成了全体中国人一个永恒的梦,这是中国人的福气,有可能想像这个梦,重温这个梦,然后慢慢地向这个梦靠近,我总走觉得到今天为止,还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那么季羡林先生进一步往前推了,他说战胜自然不可能的,我们应该因循自然、欣赏自然,慢慢地往前走,这是最好的。季羡林先生说这是中华民族献给世界的大礼,这让我听了都觉得很有道理。
      
      好,今天就到这儿。
      
      下面进行闪问。
      同学A:刚才秋雨老师提到了桃花源,现在出现了一个情况,就是中国很多地方都争先恐后地说桃花源在当地。那么您认为桃花源真的存在吗?
      
      余秋雨:我想,首先我们应该给陶渊明一个虚构的权利,这完全是陶渊明的一种设计,我们不可能想像他做这个设计的时候,硬要找一个非常真实的地方来投入自己非常幻想的设计,这就很奇怪了。因为他讲到的是武陵嘛,那么好像大家觉得应该在湖南的一个地方,所以大家努力地在追求这个地方到底在哪里,却忘了一点--桃花源是全体中国人的梦,我们不要把这个梦分割开来拿到自己的身边,拿到自己的家乡,这就自私了,它已经一千年来成为全中国人民共同的梦。
      
      同学B: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古今中外很多名家的创作都是带有某些怪僻的,包括我们上周讲过魏晋名士,他们有很多很奇怪的一些行为方式,您觉得就是中国现在这个环境下,还能容得下这些有怪僻的才子吗?
      
      余秋雨:怪僻本身是有一点贬了,我们不要有窥视癖,去偷看人家,然后认为人家不对,这个虽然是小事情,但却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们如果不允许所谓的怪僻存在的话,曹操不能存在,魏晋名士不能存在,陶渊明也不能存在。当去除了怪僻,我们看到的时代是没有文化、没有色彩的,大家都齐步走地在做着一样的事情,太寂寞、太可笑了。
      
      前不久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个时代不能出艺术大师,我说最最关键的是伤害艺术大师的机制现在还非常强大,不是大师出来不出来,而是刚刚露头就伤害掉了,因为有怪僻,或者有奇怪的历史。所以这是清洁我们中国文化地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如果这个前提没解的话,那么我们现在经济上、社会上是盛世,但在文化上有可能是乱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一课 陶渊明诗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xy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