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看到一段话:旅游比上课重要,兴趣比成绩重要,良知比对错重要,幸福比完美重要,成长比输赢重要。
看起来挺有道理对不对?乍一看就会想到这背后肯定有一个非常宽容的家长,崇尚快乐教育。
但是我看到这段话首先想到的是,这话逻辑是不对的。
旅游一定和上课有冲突吗?除了旅游博主大概没有谁是一年四季出门旅行的吧,那么只要合理安排好出行时间,孩子出去旅游可以完全不牺牲上课时间。
兴趣和成绩是非此即彼吗?并不是。兴趣是学好一门学科很重要的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并不是有了兴趣就一定能学好,而成绩反映的是学习情况,也不是只要有兴趣就可以完全忽略成绩。
至于良知和对错,根本就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完全没必要放在一起比较,良知是属于道德的范畴,对错则由法律来判断。
幸福和完美都很主观的感受,没有什么标准的,这两样东西,只要“我觉得好”就好了,我觉得幸福同时也可以觉得完美,或者说我觉得幸福觉得完美,别是不是也这样觉得并没有什么关系。
成长和输赢呢,其实是交织在一起分不开的,成长总伴随着输赢,输赢也会促进成长。
这样一分析大家都能看出,这几句话中描述的东西,前者和后者根本不是对立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也就是说,既不是说你拥有了A就必须放弃B,也不是说你只要放弃了A就能自动拥有B。
图片源自网络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有时候我们看似走投无路,只不过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僵化,顺着自己因有的思维路径在走,而没有考虑事情还有其他的可能。
想起了《射雕英雄传》中有个情节:郭靖黄蓉和受伤的洪七公以及欧阳锋被困在了一个孤岛,在这里无疑欧阳锋是强势的一方,于是郭黄二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伺候他。
黄蓉烤了兔肉,洪七公让郭靖撒泡尿在上面再烤了给欧阳锋。郭靖觉得不妥,为啥不妥呢,这里不是因为他实诚,而是他觉得如果欧阳锋不吃,那咱不就要吃自己撒过尿的东西吗?
这里郭靖的思维就比较僵化,觉得这个东西非得有人吃,不是欧阳锋吃,就是咱们自己吃。
黄蓉笑嘻嘻地说:“傻哥哥,他不吃咱们可以也不吃呀,扔掉就行了嘛。”
再回到现实生活中,很多东西并不是零和博弈,但是很多人总是习惯在零内找答案。
还是拿孩子的教育说事儿吧,很多家长(也包括以前的我)总是觉得,“快乐教育”和“努力进取”之间,是矛盾对立的。
这个前提首先就给自己设了限,只能二选一,但为什么不想想,这两者是不是可以兼得呢?快乐也是可以出成绩的,努力也可能是幸福的。
小茗的围棋课我只要有时间都会坐在后面旁听,课堂上老师经常会在线对局,边下棋边讲解,每行一步都会让同学们参与,讲讲自己会下什么位置,为什么下那里。
每次都有几个同学比较活跃,非常投入地参与其中,下到妙着了激动得恨不得跳起来,这个过程我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快乐。
有时候还没开始上课,有小朋友下着玩儿,不一会儿就会被旁观的小朋友围得水泄不通,在没有老师要求的情况下,大家都是自己被吸引过去的。
谁说学习和快乐就一定是对立的呢?这种快乐比那种疯玩儿、看电视、打游戏更持久,也更有意义。
当然,这种状态并不容易达到,一个班往往只有少部分孩子,思维是全程紧跟老师的节奏,但不容易并不代表不可能。
家长应该多想办法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而不是一开始就设定了学习和快乐是对立的这个前提。
孩子们在围观下棋这个思维用在投资上也一样成立。我之前一直认为,股市有人赚钱就有人亏钱,那些高手都是坏人,他们赚的钱都是我亏掉的血汗钱。
但后来我发现不完全是这样。
短炒的基本上是这个逻辑,低位买了票,你得找下一个接盘侠,最后总有人亏。
但很多长持的人,享受的是企业成长带来的回报,企业的蛋糕做大了,作为股东分到的自然就多,你赚钱和别人赚钱是没有冲突的。
一想通这些,是不是内心就开阔了许多?所谓一理通百理明,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有底层逻辑的,我们要多从认知上提升自己,才不会固化思维。
孩子并非努力进取了就不会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我们吃了米饭也不是不能再喝点汤;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其实可以同时进行。知行合一,让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才是两全其美的做法。
虽然做人不应该太贪心,但该争取的却是一定要努力争取,如果因为我们的思维的误区而损失掉了本可以拥有的,就太可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