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最近随风在追剧,所以很没出息地偷懒了。
因为最近随风是为了追剧而偷懒,所以随风自己都觉得自己很没出息。
呵呵,是不是很拗口呀?别急着拍砖,随风只是有感而发。
话说随风一直以原著党自居,因为懂得追剧套路太深,浪费时间不说还容易增加惰性、懒于思考,所以平时很少看电视剧的。但是当今天无剧可追之时猛然惊醒:什么时候竟然把“读”的意义都忘记了?
人为什么要“读”书?
虽然现在的电影、电视等等媒介使更多的信息变得更加通俗易懂、直观立体,但是,直观可见的画面也简化了我们把文字信息在头脑中转化成形象的过程,换句话说,我们透过电影电视看到的不过是导演演员对于文本信息的解读,却被剥夺了独立思考领会的机会。
例如,“春日里,上林苑的景致最好,棠梨宫里的梨花和海棠只长了叶子连花骨朵也没冒出来,上林苑里的花已经开了不少,名花盈风吐香,佳木欣欣向荣,加上飞泉碧水喷薄潋滟,奇秀幽美,如在画中,颇惹人喜爱。宫中最喜欢种植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翠竹、芭蕉、梅花、兰八品,谐音为:玉堂富贵,竹报平安,称之为“上林八芳”,昭示宫廷祥瑞。棠梨宫处在上林苑西南角,本是个少有人走动的地方,周遭一带也是罕有人至。所以我只在棠梨附近走动也并无人来吵扰约束。
出棠梨宫不远便是太液池。太液池沿岸垂杨匝地,枝枝舒展了新叶,像是新描的黛眉,千条万条绿玉丝绦随风轻摆。池畔连吹拂过的一线凉风都带着郁郁青青的水气,令人心旷神怡。太液池碧波如顷,波光敛滟,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池中有蓬莱、云梦数岛,零星点缀其间。岛上亭台楼阁云起,直如仙人浮槎一般。再往里走皆是数人合围粗细的参天古木,这些树都是立朝以来种植的,总有数百年了,一枝一叶从不砍伐,郁郁葱葱,浓荫蔽日。”(节选自《后宫甄嬛传》卷一第十三章《春遇》)
仔细读过原著,便可知这一日应是故事中主人公命运最微妙的转折点,而在这里特地描写的景色就不是只为堆砌的闲来之笔,应该说看似繁花似锦的时光里正在酝酿着一场动人心魄的故事。这里所提的“上林苑”“太液池”“亭台楼阁”后面的故事里都被反复提到,此刻的描述是重要的伏笔,甚至这段话中所用的“云梦”“仙人浮槎”已经暗喻了接下来几个主人公之间的故事只不过是一场大梦,但是这两段寓意深远的文字如果在电视剧里只不过是一个远景的长镜头罢了。
太液池所以,若想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还是要用“读”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不断透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将文字的意义在头脑中构建立体的形象,从而获得更深刻的体会。
那么接下来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读书要读“经典”书籍呢?
提起经典书籍,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联想到“名著”,仿佛只有名著才是经典。这是一个狭隘的理解。
所谓经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经典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百度百科)
概括起来,经典书籍具备了典范性、权威性、持久性、价值性、代表性几个特点,所以经典著作都很“耐读”——著作中包含的信息量大,不同时代的人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都能获得不同的感悟,就连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反复品读也能有不一样的体会。
明白了“经典”的概念,再看自己日常所选的书籍,便可知哪些是值得反复读的,哪些是随便翻翻图个热闹即可。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我知道自己读的书称不上“经典”,但是为什么还是很愿意读呢?
这大概应该属于“正餐”与“零食”的关系了。有些书是必须要读的,比如工作中要用到的专业理论书、学习中要用的课本、被上级部门指定要求统一学习的书籍文献,这些书也许比较枯燥乏味,但是却是实践应用、考核考试的时候必须知道的,这些书具备了权威性、典范性和代表性,所以必须要读。又比如有的书经过很多人阅读后,都感到收获巨大体会深刻,被大多数人认可的书就是具备了典范性、持久性和价值性,如果想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欣赏这部作品的原因,必然只有亲自读过才能知道。
类似以上两种条件的书籍,就像日常生活中的正餐——有花样变换,有科学搭配,有广泛的适用性——也许有时候觉得枯燥乏味,但是长期坚持,规律阅读学习,必可受益匪浅。
可是也正因为经典书籍会有深奥难懂的,所以有时候会有人懒得烧脑便放弃了,随手拿起快餐文学只需要略略一览便可以轻松一笑,这就是快餐文学经久不衰的原因。
然而快餐文学终究只是“快餐”,经常“吃”快餐会使人变得浮躁,经常“读”快餐会使人变得肤浅。
所以,“经典”还是应该“读”起来。
最后附一张书单,随风准备把这些书在三个月内读完,愿意一起吗?
《东坡拾瓦砾》
《文化苦旅》
《一个人的朝圣》
《顶级名师的十项修炼》
《目送》
《平凡的世界》(重读)
《时间简史》
《墨菲定律》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