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网络爆屏,网评获得罕见的9.6高分,累计票房已收获29.74亿元的好成绩。几年没看电影的我,在老百姓一片叫好声中,也走进影院,为这部电影的票房作了一份贡献。说实话,走出影院,我的心情很沉重,我没有看懂这部电影想传达给观众一个怎样的信息,中国人太穷,进口药太贵,动机正确走私也能博得眼泪?我说这部电影存在严重问题,是影片回避了这三个问题背后的一个很严肃的“知识产权”问题,原创精神。
我曾经在研究所从事过十二年农药研发工作,几乎一年就能研制出一个“新”产品。其中有一个产品还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是我有天赋?是我国药物研究手段高明?还是仪器先进?不是的,我全然没有一个环节是独立创新,所有的产品技术都是拷贝西方国家,我只是在做一个验证试验,验证他们的专利是否真的。当我合成出来的产品经过分析确定化学结构一致,我国的一个新药就诞生了。就一个农药来说,除了要有足够的活性,国外还要做许多毒性试验。比如说,对人体的毒性、对鱼类的毒性(农药会随雨水流入河流)、对眼睛和皮肤的刺激反应(保证使用者的安全)、致畸、致癌、致突变,还要找到相应的解毒剂(万一中毒,临床急救用药),还有很多很多的研发工作要做,用五千个字都描述不过来,这就是西方国家开发一个药物必须走的路,没有捷径,一个药从研发到市场,少则30年。
《我不是药神》问题严重《我不是药神》中的两个小混混,中印联手,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中国的那个小混混最终良心发现,做出了进口药“平进平出”不赚差价的惊举,成就了一个救世主的伟岸形象,博得了无数眼泪,许多观众甚至认为这个“药神”蹲牢五年都是冤枉的。在去监狱路上,导演把镜头聚焦在了街两边人头攒动的“底层民众”脸上,穷人在钱面前已经分不清“法”和“情”了,这是严重的社会价值观导向问题;只要“药性同等”,谁还会去关注知识产权保护一说,这是《我不是药神》犯下的第二个问题,问题同样严重。
无论是编剧还是导演,他们很清楚,这部电影一定会好评如潮,如果通过审核的话。因为电影很接地气,他们在为“穷人”站台,在为百姓向政府讨个说法。但是,剧组全体人员为了票房,他们无视知识产权保护法则,为“假药”网开一面,他们就没想过这部电影是在为“造假者”推波助澜?至于会遭到科学家的吐槽,他们倒一点不担心,因为在我国,科学家的地位是远远不如一位“戏子”,“搞原子弹的还不如卖茶叶蛋的”虽说有些夸张,但是比喻得很是贴切。
前一阵的手机芯片事件,让国人很气愤,因为尝到了没有“原创”被人卡着脖子的滋味,国内企业纷纷发声要投身于国产芯片的研发上,马云说,芯片研发是责任;不久,马化腾也表态,腾讯将会布芯片领域。
原创精神的精髓就是一个“笨”字,有过出国经历的人,都会有种感觉:老外很“笨”!老外确实很笨,因为他们不懂得抄袭、剽窃的“弯道超车”之学说,他们会把自己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全盘托出,他们相信专利应该受到全世界的保护,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研究了50多年,投入了将近几十亿美金的抗白血病的抗癌药会在印度被仿制,以他们十分之一的售价进入市场,也不会想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会以走私手段进口,并堂而皇之销售,更没想到还将这个故事搬上荧幕,票房竟然一路飙升。
我知道这篇文章,会听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骂声,甚至诅咒,但是,我还是把它发表出来。我家境贫寒,也希望药价下来些,再下来些,老来能有个温暖的窝,平平安安地走完这生。
我今天谈的是另一个问题,无非想蹭《我不是药神》这个热点,强调“原创”的重要性。我国的“原创”之路才起步,说得难听点,在很多领域我国还真不知道怎样去“原创”。我国的“原创”之路必将是漫长、艰辛、阻力重重。但是,又没其他路可走,要么永远屁颠屁颠跟在美国屁股后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