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是汉末大名士,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
孔融之所以闻名,和他的让梨故事,有莫大关系。孔融幼时曾给哥哥弟弟们让过梨,被后世传为美谈。如果不深入了解其一生,这位让梨的小孔融,似乎将是一位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
孔融让梨可后来的事实是,孔融因言语狂悖,触犯礼法,被一代权臣曹操给杀了。至于孔融为什么被杀,固然和曹操的喜怒哀乐有关,何尝不是自取其祸呢?
关于孔融的事迹,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还有孔融13岁去拜访司隶校尉李膺的趣闻。李膺是当时的清流大名士,非贤非亲不见。而少年的孔融以“孔子问礼老子”的故事“攀亲”李膺,众人皆称奇。可唯独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以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而孔融一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让陈韪一时颜面大失。以前读这则趣事时,颇为这位“神童”言辩所叹服的。后来,渐知孔融的下场,再读这些故事,就变味了。其实,孔融晚年的祸端,从他这些年纪轻轻时的趣闻,就可见端倪了。
孔融很聪明,不言而喻。但其为人不让。也许会有人说,孔融不是有过让梨之举吗?其实,个人觉得这种故事的可信度不是很高,毕竟给名人安排各种美德故事,并不罕见。否则世人,若拿一个张三或李四的让梨故事,来劝诫子孙,有何说服力呢?以孔融其人不让的个性,不像是颜回或曾参那样的谦谦君子。即使孔融让梨的故事真确,那也是童稚时的事了。何况是对兄弟之亲,尚不足以见孔融本性。然而,见李膺之事,一个13岁的少年就以不逊的口气,对既是高官,又是长辈的陈韪反唇相讥,就耐人寻味啦。陈韪固然有咎由自取之处,然孔融其人锋芒毕露,不知进退的个性可见一斑。
孔融后来在北海做官,常招揽名士置酒高会,以“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自矜。而对黄巾军的变乱,孔融作为地方长官,却一筹莫展。曹操平定河北,其子曹丕趁乱纳袁绍的儿媳。对此事,孔融却不知趣的给曹操写了一封莫名其妙的信。信中列举了一个武王伐纣后,太公姜尚纳娶了纣王妃子妲己的故事。以至于曹操看了这信后,云里雾里去问孔融,这故事典出何处?谁知孔融略带嘲讽的回答:“想当然,以今推古罢了”对于孔融这种“想当然”的阴阳怪气,作为权臣的曹操,愤怒可想而知!孔融这不是作死吗?除了这些捋虎须,和权臣唱反调的做法。孔融还有些看似“离经叛道”的言论。比如孔融曾放言:儿女是父母一时欢娱的产物,因而儿女不必对父母有过多恩情。在今天,这些极端言论,虽未必受欢迎,但不至于招杀身之祸。可在当时,得罪了权臣,又唱这种“离经叛道”的反调,不是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吗?果不其然,孔融被权臣曹操给杀了。
孔融被杀后,还有两个值得深思的故事。一个是孔融获罪后,家人回报孔融的两个儿子,让他们快走。此时,这两个儿子正在下棋,闻听后,淡然说了一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语罢,继续对弈。另一个就是后来当政蜀国的诸葛亮,始终不明白曹操为什么要杀大名士孔融。直到有一天,诸葛亮要杀另一个大名士彭羕时,恍然理解了当年的曹操。前一个故事,孔融的家教的确让人叹服的,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感。对死,悲壮而淡然,何其壮哉。后一个故事,让人不禁感慨:作为“奸相”的曹操要杀孔融式的名士,可以理解,那有“贤相”之称的诸葛亮也要杀这类名士,又何其悲哉!
历史上像孔融这样的狂诞的大名士,不乏其人。如祢衡,谢灵运,李白,解缙。他们无不才高八斗,睥睨世俗。可下场大多让人慨叹。他们在自己的文坛术业上,如巨匠般天马行空,得心应手。可在他人术业的政坛上,却有如巨婴般盲人瞎马,头破血流。如果我们吝惜他们,自然可归咎于时代的桎梏。但谁又不是在特定的时代舞台上,舒展长袖呢?贾生得君如汉文,犹以不用死,谁之过呢?可见若只归咎于时代不幸,也未必可取的。猛虎噬人,世俗皆知的道理。可有人偏要以捋虎须为能事,这又谁之过呢?
孔融的悲剧在于:不好好攻自己的术业,非得在他人的术业内找不自在。这无论置之哪个时代,哪个国度,都是作死的节奏。不要指望任何时代迁就个体,若不想悲而歌之,就得顺时顺势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