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泽写于18.12.25
各种各样的基因研究,总有那么些经典的基因,如果不理解基因代表的生物学意义,那么做分析也是阻碍重重,所以,通过看文献查资料,希望可以补一下这方面的背景知识,也是做一个学习记录。学习新东西,不要求吃透,只要求面熟,先简单写几个,详细的日后慢慢补充
TP53
简介
TP53基因又叫做P53,是一种抑癌基因,它本身的作用就是防止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也是目前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50%以上的恶性肿瘤中会出现这个基因的突变。75%的癌症患者都有TP53突变,并且TP53的变异和几乎一半的癌症的发生都有关系,包括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膀胱癌等
TP53在1979年被发现,当时它是作为SV40病毒大T抗原癌蛋白的伴侣,在第一个研究的10年中,它的DNA被克隆后发现它并非癌基因,恰恰相反,它是肿瘤中突变频率很高的抑癌基因;下一个研究的10年中,TP53的功能逐渐被研究:TP53基因翻译的P53蛋白是细胞生长、增殖和损伤修复的重要因子。细胞的DNA发生损伤时,P53蛋白阻止细胞停滞于G1/S期来损伤修复,如果不能修复,那么选择细胞凋亡。
目前,基于P53蛋白的抗癌药物一直是研究热点,但FDA没有批准任何针对TP53的靶向药物,相应的TP53突变的基因疗法、靶向肿瘤疫苗与药物都是临床早期
看文献
有一篇文献有介绍 TP53 Mutations in Human Cancers: Origins, Consequences, and Clinical Use
先了解变异的两种大分类:
我们体内的每个细胞都是有相同的基因,只不过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他们会启动不同的基因去完成不同的功能。在此期间,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但只有致病的突变才叫变异),突变由分为生殖细胞突变和体细胞突变:前者(Germline mutation)发生在精细胞或者卵细胞,这种突变会伴随下一代终身,并且是全身细胞都有这个突变;体细胞突变(Somatic mutation)是自身生长过程中由于环境刺激产生的突变,并不会影响下一代
如果TP53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那么就会产生Li-Fraumeni Syndrome(LFS)这么一种病征,特点是早发性(小于45岁)、多部位同时发生(包括乳腺癌、肉瘤、结肠直肠癌、卵巢癌、胃癌、脑肿瘤、肾上腺皮质癌等)
TP53在卵巢癌(Ovarian cancer),食道癌(Esophageal cancer),结肠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头颈癌(Head and neck cancer),喉癌(Larynx cancer),肺癌(Lung cancer)中的发生率是38-50%;在白血病(Leukemia),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肉瘤(Sarcoma),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等发生率大概是5%
另外,有86%的TP53突变出现在密码子(Codon)的125-300之间,这段序列对应的是DNA结合域(DNA binding domain),该区域可以读取特定的DNA序列,然后启动下游的基因表达以及蛋白质功能的执行。因此,如果这个区域发生了突变,那么以后的功能就很可能不能发挥。另外,在结合域发生的突变中,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占了87.9%,而在结合域外错义突变仅有40%,大多是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或者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在所有的单碱基替代中,有25%的取代是发生在CpG岛的C:G>T:A
,并且CpG的二核苷酸相比其它核苷酸高了10倍的突变频率
检测TP53突变可以帮助判断高风险的早期病变,比如:食管和子宫内膜检测低度异型增生(Low-grade dysplasia)的组织,发现TP53的突变可以作为恶性肿瘤高风险的指标,因此,TP53可以作为分辨早期、晚期、复发或者转移的肿瘤生物标记。在乳腺癌、头颈癌、结肠直肠癌和白血病中,TP53的突变也和预后不良也有高度相关性。
BRCA
简介
1990年发现了与遗传性乳腺癌直接相关的基因,命名为乳腺癌1号基因,即BRCA1,定位于17号染色体q2117q21
(q表示染色体长臂;p表示短臂,是法语中的“petit”;另外染色体染色后会出现颜色深浅不一的区域,这里21表示在21号染色区间);
1994年Wooster发现了另外一种乳腺癌相关基因:BRCA2,定位于13q12
这两种基因都是用来抑制恶性肿瘤的,还可以调节细胞复制、DNA损伤修复、细胞生长,因此如果BRCA1、2基因结构发生改变,那么抑制肿瘤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目前发现的BRCA1、2的突变种类有数百种,并且大多与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有关
EGFR
EGF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简称EGFR、ErbB-1或HER1,是ErbB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家族包括HER2(ErbB-2)、HER3(ErbB-3)及HER4(ErbB-4)
EGFR广泛分布在哺乳动物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角质细胞等细胞表面,与配体(EGF)结合时,受体二聚化被激活,调控下游信号通路(包括RAS-RAF-MEK-ERK/MARK信号通路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进而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
EGFR突变频率主要集中在18-21号外显子上,常见的敏感突变包括了EGFR 19 exon del以及EGFR 21 exon L858R,这些突变会导致EGFR对EGFR TKI (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敏感,并且经过TKI治疗的患者会显著增加41%的疾病风险。EGFR的突变会导致细胞生长紊乱、增殖异常,并且有明显的种族划分,亚洲人肺癌患者中EGFR突变率高达50%,高加索人突变频率在10-15%
参考:https://doi.org/10.1016/j.radonc.2013.06.010
https://seer.cancer.gov/statfacts/html/lungb.html
ALK
ALK基因在2号染色体的短臂上,编码胰岛素受体超家族的成员。我们都知道肺癌的一大患病因素就是吸烟,但是从不吸烟的人也换上肺癌,里面就有ALK的作用。
ALK的首次出现并非在肺癌中,而是在20年前以融合基因的形式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中被发现,这个基因就是作为了标记定位了淋巴瘤的亚型,命名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 kinase, ALK)。后来在2007年,日本研究院Soda在1例吸烟的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发现了ALK基因和EML4基因融合,证明了它确实是具有致癌性。
ALK蛋白参与大脑和神经的发育,在胚胎发育期高表达,然后处于休眠。最常见的ALK突变是融合,它也是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驱动基因,目前的ALK基因重排发生率约2-5%,主要在肺癌患者中,而在鳞状细胞癌中发生率比较低(< 1%)。
参考:https://doi.org/10.1159/000430852
KRAS
简介
RAS基因家族在人类肿瘤中突变概率是最高的,占人类全部恶性肿瘤的三分之一,其中包括KRAS、NRAS、HRAS,三者分别定位于12、1、11号染色体,另外KRAS是鼠克里斯汀内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基因,是RAS家族中影响最大的基因。KRAS的信号通路复杂,并且相关的肿瘤对临床药物有抵抗性,近90%的胰腺癌、30%的结肠癌、30%的肺腺癌都有KRAS突变,因此目前KRAS是世界上最难搞定的基因突变。
KRAS是怎么一步步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的呢?
1982年发现人类致癌基因与v-ras致癌基因有关,HRAS癌基因被点突变激活;
1983年NRAS在致癌物诱导的动物肿瘤中被确定;
1984年发现RAS可以被促有丝分裂因子激活;
1987年发现RAS在结肠肿瘤中常发生突变,RAS-GAP被确定;
1988年RAS的结构被完整分析;
1993年发现RAS与RAF发生互作;1994年发现PI3K是RAS的效应物;
1997年证明KPAS对RAS的重要性;1999年证明RAS癌基因对维持肿瘤十分重要;
2001年内源性突变型KRAS的体细胞激活有道肺部肿瘤的发展;
2005年突变型KRAS基因标签在肺癌中被鉴定;
2006年WGS测定KRAS是结肠癌中最常见的突变致癌基因;2008年证明在胰腺癌中是最常见的突变致癌基因
KRAS的作用就是参与细胞内的信号传递(例如细胞生长、血管生成等),发生异常时,就会持续刺激细胞生长,阻止细胞自我凋亡;它发生突变时,就不能产生RAS蛋白,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就会紊乱,增殖失控
参考:https://meetinglibrary.asco.org/record/123622/abstract
BRAF
BRAF基因是(v-Raf小鼠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基因 B),属于RAF/mil家族成员,编码丝氨酸/苏氨酸特异性激酶。它作为RAF-MEK-ERK-MARK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成员,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BRAF基因位于MARK通路的入口处,将细胞表面的受体和RAS蛋白通过MEK、ERK与核内的转录因子相连,然后激活多种因子;BRAF基因编码的BRAF蛋白,参与调控MAP激酶/ERK信号通路,正常情况下,BRAF蛋白功能是传递来自细胞膜的信号,因此只在传递信号时保持活性,但是,突变的BRAF的蛋白一直保持活性,因此干扰细胞信号传递链的功能,导致细胞异常
BRAF基因首先在2002年发现,常见突变发生在15号外显子的激活区,其中大约92%位于第1799位核苷酸(T变为A),导致缬氨酸变成谷氨酸。
BRAF是甲状腺乳头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中最为常见的基因,BRAF V600E突变与死亡率上升相关,甲状腺癌NCCN指出,BRAF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BRAF突变与大约50%的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 MM)相关,BRAF V600E可以促进黑色素瘤扩散,促进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和皮层蛋白斑(cortactin)形成,介导细胞膜凸起与细胞外基质降解。如果黑色素患者发生了BRAF V600E突变,预后将比较差;
肺腺癌(Lung Cancer, LC)中,BRAF突变大约有2%,主要突变类型是V600E,突变率高达50%,主要在女性吸烟群体中出现。有一些KRAS没有突变的患者也会对EGFR靶向药产生耐药性,主要由于KRAS下游的BRAF基因V600E突变造成;
BRAF会在5-15%的结直肠癌中发生特异性突变,超过90%的是BRAF V600E突变
https://www.ncbi.nlm.nih.gov/gene/673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_~
我们是两个农转生信的小硕,打造生信星球,想让它成为一个不拽术语、通俗易懂的生信知识平台。需要帮助或提出意见请后台留言或发送邮件到Bioplanet520@outlook.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