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周末自驾游省内(之一):《听卢老先生讲述石塘古镇的故事》(下集)

周末自驾游省内(之一):《听卢老先生讲述石塘古镇的故事》(下集)

作者: Helenkeller | 来源:发表于2021-08-04 18:27 被阅读0次

周六浙大校友们来到上饶市铅山县石塘镇,吃过中饭,石塘镇下起了大雨,校友们撑着伞,一路跟随着卢老先生,听卢老先生讲述着“古绿红蓝白”那些五彩斑斓的精彩历史,感叹沧海明月,浮世芳华。有人说,是卢志坚唤醒了石塘的记忆,随着央视纪录片《茶叶之路·古镇石塘》、《茶叶之路·连四古纸》,石塘古镇逐渐走入了国人的视野,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需要有卢老先生这样的热心人去传播和传承。

再简要回味一下古镇的历史——

古色: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

绿色:因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与石塘镇的渊源,2003年7月被评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2014年3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红色:是赣东北苏区革命老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北苏区特委所在地,黄道、方志敏等革命先烈曾在这里战斗过,赣东北抗日史上不可忽略的“新四军石塘整编”等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蓝色:石塘镇也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战略要地,常年驻军。皖南事变后,与上饶集中营同时成立的囚禁我新四军战士的监狱、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训练总队第三大队”的“军士大队”就设在石塘镇的览月楼内——现为镇政府后院旧房。1941年冬,国民党“军政部第六被服厂”由广丰杉溪迁至石塘镇。(因时间关系没有前往参观)

白色:2006年2月,石塘的连四纸制作工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连四纸属高档文化用纸,始创中唐,宋元时已颇具名声,因质地洁白绵密,防虫耐热,永不变色,又称“千年寿纸”,作为现存中国古法手工造纸的活化石,其制作技艺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清时期,以连四纸为代表的手工业成就了铅山经济的繁荣,使铅山成为江南五大手工业基地之一。我国鸿篇巨著如《四库全书》《十七史》均采用连四纸印刷。

令人欣慰的是,以毛竹为纸浆生产的连四纸,如今得到了保留和传承。2011年11月,建立了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完全恢复了其古法72道工艺,制作的纸品质量得到杭州西冷印社认可,并被列为杭州西冷印社连四纸定点生产基地。


当年的纸商生意兴旺,产业丰厚。曾有“药不过樟树不灵,纸不过石塘不齐”的说法。繁盛时期,石塘古镇密布500多家造纸作坊,几千名手工艺人。纸行的宅院,青砖素瓦,高大整齐,富丽堂皇。历经千年沧桑,石塘镇现今留存有明清古建筑219幢,青石门额,石雕造型各异,繁复精美,令人赞叹。

古镇现在仍然尚存的古建筑有:

《勝春号》于明正德年间(1502—1521)由南城罗姓纸商创办,是石塘最早的纸行之一,民国二十年更名为安泉造纸厂。

《天和号》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由徽商和石塘纸商创办;

“天和号“大门从地基到拱门全部青石构件,构造精美,生动,精湛,吉祥。完美古罗马建筑和继承中国传统工艺。

(上图)天和号纸行大门石柱的精美雕刻

赖永祥纸行于清嘉庆年间(1796—1802)由福建永安人创办。

《松泰纸行》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创办。

《舒记纸行》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创办,是松泰纸行分枝。

《东祝宗祠》新四军第三支队五团整编纪念馆~

(上图)《东祝宗祠》

(上图)祝家民宅上花朝门

(上图)祝家民宅下花朝门

《上饶集中营士兵大队旧址》叶挺将军曾被关押于此~

镇上还有很多古朴的宅院:

这些保存完好又精美绝伦的明清建筑,为石塘镇赢得了“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称号,这里的每一块青砖碎石积淀的是厚重的文化和历史。走在旧时纸商云集、商号林立的明清古商业街,“松泰行”、“恒泰纸号”,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地分列街道两侧。石塘的古风雅韵在卢老先生的讲解下显得尤为生动。

(上图)江西省科技师范大学的江教授是校友中的摄影铁粉

走在石塘幽幽古巷,如同走进戴望舒先生的雨巷~

(上图)有点《雨巷》的意境,可惜没有油纸伞

(上图)修建于明嘉靖年间的水渠,清澈见底,宛如蜿蜒的玉带穿街过户


“石塘镇是江南古镇,很有名气,国画大师饶草荣、《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词作者姚筱舟都是石塘镇人。演员陈红、歌手杨钰莹是铅山人。”卢老先生讲述着石塘曾经的辉煌,言语间不经意流露出自豪。

在憩庐“姚筱舟纪念馆”,卢老先生告诉我们,石塘镇还走出一位红色词作者姚筱舟(笔名蕉萍),他于1958年创作了诗歌《唱支山歌给党听》。

校友们认真聆听姚筱舟的坎坷生平和创作《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诗词的过程。

姚筱舟在成名之后接受采访时谦虚的说到:“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只不过是因为我站在了三个巨人的肩膀上——雷锋传播、朱践耳谱曲、才旦卓玛演唱。”

这首经典的红歌我们从小听到大也唱到大,至今仍是大家最爱唱的红歌之一。这让我们非常惊喜和意外,这支歌太熟悉了,但是真不知道他的故乡在铅山石塘镇。

憩庐纪念馆内专门设置了卡拉OK设备,方便参观者一展歌喉~

(上图)胡会长夫人潘老师退休前是省电力局电科院书记,听了姚筱舟的故事,禁不住高歌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

(上图)在同心广场,校友们与卢志坚老先生合影

(上图)在石塘镇牌坊前,校友们与卢老先生合影并告别

有学者概括得精要:石塘古镇具有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多元价值,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它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审美价值、欣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人类与自然结合的共同作品”和“东方文化的精神家园”。

离开石塘镇,驱车赶往武夷山山脉黄岗山脚。吃过晚餐下起了大雨,夜宿“河帮民居”,与河帮茶厂杨厂长及校友们一起品茶论道~

(照片由浙大校友会摄影俱乐部拍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末自驾游省内(之一):《听卢老先生讲述石塘古镇的故事》(下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iu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