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上,能让我想起来就觉得暖的人不多了,弟弟也许就是了。
弟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和我没有血缘关系,却只让我开心的人。
弟弟比我小三岁,可我们却在同一所高中的复读班相遇。
弟弟很幽默,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却自觉很飘逸,非要在毕业留言册上给每个人留下一大段话。
弟弟情商高,有他的地方总是笑声不断。
弟弟也很爱学习,总想超过我,可却不得法,成绩老是中不溜秋,不过他心态好,不急,还对我说:“我小你三岁呢,再给我三年,肯定追上你!”
确实,再给他三年,他果真追上了我,还比我更优秀了,让我望尘莫及。
弟弟高考只上了个专科学校,和我在一个城市。
我去看他,他笑着捧束花来见我,还对我说:“这是弟弟送给姐姐的!”
当时,我的男友也在场,为此还对我大发脾气,说弟弟对我有非分之想。
有吗?也许吧!
可我们都没说破,也没开始,也并不觉得。
在我心里,他只是比我小的、长不大的、爱开玩笑的弟弟。
而在他心里,我是啥,我并不能确定。但我依然单纯地认为,他只把我当姐姐。
我俩是毫无血缘关系的,最聊得来的,姐弟。
弟弟读书很勤奋,一如他在高中的时候。
他也从不怕被人嘲笑,学习上有啥不懂的,都会找人求教。
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上进的精神,让他一路学海驰骋,从专科考到一本,又读了研究生,进了一家500强企业做财务。
我俩一直有联系,却也很少联系。
我本科毕业后就工作,成家,生子。
弟弟则晚了好几年才结婚,在另一座城市,和一个乖巧伶俐的女孩。看照片,两个人很配。
从朋友圈里,看到弟弟很忙。总是从一座城市飞到另一座城市,而且还不在国内。
有段时间,看到他发的照片,都是无尽的、可以透澈手机屏幕的蓝色大海,海里还能看到嬉戏的海豚,我才知道,他常驻国外了。
不能经常回家看自己老婆和女儿,他也很苦恼吧。时不时就会看见他发女儿成长的照片,心心念的样子。
一年前,某一天,他跟我说:“我回国了,在北京工作。”
这时他已经是个小头目了吧,具体是啥职位我没问,但他挺自豪地对我说:“说了我的收入你可别自卑噢!我现在一年大概两百万吧!”
我一月工资不到七千,还能说什么呢?只能惊叹,而后大赞:“老弟,你可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弟弟出差,途经武汉,说是要请我吃大餐。我看看自己灰头土脸的相,再看看自己历经风霜的脸,不禁退缩了,找个理由拒绝了他的邀请。
我可不想让弟弟看到,曾经在班上考第一名的老姐过得如此平凡,甚至凄惨。
内心难熬时,我也会发个朋友圈,吐槽几句,弟弟总是会出其不意地安慰到我。
办公室被打围,工作可能不保,我发朋友圈打趣:“办公室被脚手架包围,想找个星巴克办公,可咖啡却要自费,头疼!”
很快,微信一闪,弟弟发来一个红包,附言:“一杯咖啡来了!”
我不禁莞尔,一切不开心立马烟消云散。
看照片,弟弟也发福了,成了妥妥的中年。记忆里,他还是戴副眼镜,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的黑瘦男孩,时间可真是一把刀。
还记得去他家玩,他炒的土豆丝很好吃,问他怎么炒的,他告诉我:“炒土豆丝有个秘诀,边炒边放水,这样炒出的土豆丝就粘粘的,因为把淀粉都炒出来了。”
我相信了他,后来炒土豆丝都是边炒边加水,炒了好几年,我才发现,不放水只放油炒的土豆丝更香。
这事儿我没找他寻根究底,毕竟确实只有加水炒的土豆丝才会粘粘的。
我是个不太会找人诉苦的人,有啥难过的事,要么就写出来,要么就吞进去,实在受不了了,才会打电话向自己的好姐妹倾诉。
可是,年龄越大,越不想倾诉了,连好姐妹都不愿找了,发个简短的朋友圈,就当是宣泄了。
朋友圈文字很短,有些还挺晦涩,可我知道弟弟能懂。
在这个世界上,有份让人想起了就觉得暖心的情感真好。
弟弟是个有温度的人。愿我们都做个有温度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