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谈谈饭桌文化

谈谈饭桌文化

作者: 南风未颐 | 来源:发表于2020-07-16 22:38 被阅读0次

    提笔写字的灵感来源于大一的学生会聚餐,也是进入大学后第一次大型的聚餐联谊活动。那时候还未褪去中学生的青涩拘谨,怀揣着对新事物的好奇尝试和对融入学生会大家庭的美好憧憬。当时我还是学生会外联部的萌新,部门刚开会说组织一次欢迎新人的聚餐,愣愣地交了费用,只要是参加聚餐的大一学生都交。

    后来到了预订的餐馆,貌似是学生会和另一个学生组织联谊了,具体是自律委还是团委,也是记不得了,但是整层楼都是我们学院的学生,估计赶上包场的节奏了。我们外联部少说也有二三十号人吧,但是来的大一新生不超过一双手,加上三四个学姐,勉强凑了一桌子。桌子是正方形的,我们依着感觉认识的人坐在了一起。

    周围就只有我们一桌,另外的“大部队”都在另一侧,需要绕道走过去。只有一个外向的学姐,带动着我们这一桌的氛围。大家互相介绍后,一些人开始说玩笑,也起哄着开始喝酒。

    后来学姐带领我们外联部的萌新去其他部门敬酒,也是撑场面。主席,部长以及副部长在一个包间中,大家开始起哄着喝酒再喝酒。总之是部长就不能逃过。萌新一个个主动向部长敬酒,部长颇有饭局拒酒的架势:“不行了,不能再喝了,就这一杯,好了。”碍于不好薄了萌新的面子,佯装着恭敬不如从命的样子。其实大家拢共才见过两三次面,能认识吗?

    之后又是与其他部门的萌新打招呼,起哄喝酒。自以为从此便可以在学长学姐之前有所不同。也许可能吧。大家都是有水有笑,聚餐之后又紧着安排KTV。

    写着写着,发现自己写的其实是酒桌文化。

    西周之时喝酒劝酒之风盛兴,就有颁布《酒诰》以正纲纪,“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越庶国:饮惟祀,德将无醉。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爱,厥心臧。聪听祖考之彝训,越小大德。”告诫了人们不要醉得不省人事,酒是神圣之物,可用于祭祀之时,但不可醉酒而罔顾了道德。古代的时候,酒适用于祭祀,庆典,战争等大型庄严的活动,酒是政治场合,商业场合的必不可少的“神圣之水”。

    后来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酒桌文化不在仅仅是古代统治阶级的专属标志,而被普通民众熟识并潜移默化。李白的《将进酒》中可以得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现在意义上的敬酒与罚酒,政治强制性弱了,但却内化为中国人的价值、习俗与习惯。尤其是敬酒,劝酒,只要是大型聚餐,就从不缺席。而大学时代聚餐,仿佛也是社会职场聚餐的小小缩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饭桌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kv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