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好”这种教育说辞经常说到,往往是长者对晚辈的语重心长式的教育。很显然,当说到“为你好”时,多半是另一方不懂你的“为你好”,而你自然觉得是晚辈的“不知好坏,不知深浅,不知天高地厚”等。
“为你好”自然是出于一种无私的爱,这无可厚非。但是你的“为你好”,他能懂吗?你告诉他的是避免走弯路的方法或选择,可他绝对懂不了。否则你不用再说“为你好”。
避免走弯路,看起来多么顺畅,问题是这条顺畅的路能是一个人一生道路的写照吗?你自然不敢肯定回答。你也明白,人的一生,沟沟坎坎,哪儿有一辈子的平坦。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说教“为你好”,随他好了,让他自己去“踩坑”,挫折教育,应该有。你的“为你好”,是在帮助他避免踩坑,这肯定是一种错误的方式,你是现在自己的感性意识形态告诉他这是坑,没有理性分析这坑对他整个人生的意义。你应该知道这坑里有他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害怕摔疼了他。
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实中,太多的父母,总是时时刻刻帮着孩子铺平道路,生怕一点点的小坑把孩子摔倒。这是爱,这是父母对于子女的一种天性的爱,保护孩子,是动物都会有的本能反应。这又不是爱,这种爱只在自己的认知里,正所谓有一种冷叫“妈妈绝得冷”,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饿”,孩子未必会觉得。即使是孩子觉得冷了、饿了,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好了,如果连这些都要父母帮着解决,那不是很悲哀吗?是父母的悲哀,还是教育的悲哀。
孩子上了大学,每逢放假开学,父母齐出动,车接车送,父母成了孩子行李的托运工。作为一个大学生,如果连个人的行李都觉得是无法解决的问题,那还如何解决以后的大问题。再或者如果身为父母,连孩子背着自己的行李都觉得是吃苦受罪的话,那不是成为了社会的易碎品吗?
人常说,各尽其职。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社会定位,“为你好”不一定就都是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