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听课的时候,对几个“起”有个一点个人的见解。
投资领域里应该具备四起的素质,即想得起、买得起、输得起、赢得起、等得起,当然还可以有更多的“起”进行补充。
想得起,就是首先要敢于去想,大胆去想,做个思想实验,假设自己挣到了多少多少钱那该多好,然后,用以终为始的思维模型去倒退。根据复利思维公式倒退,数学对就是对的,万物皆数。拿破仑-希尔作为成功学之父,专门写了一本《思考致富》书籍。
当然,最后实现一定的财富量级后,发现投资根本就没有终点,到了某一个阶段,又成为了一个新的起点,你可以接着去创造一个又一个属于自己的奇迹,没有尽头,迎接未来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
买得起,就是选择一些市场公认的众所周期的优秀标的,然后用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去投资,千万不要陷入某某标的太贵了,我买不起,只要深入思考,就会发现有很多方式进行投资。
某某标的成千上万,太贵了,买不起,那么能不能去买包含这些优质标的的基金。
某某资本市场比较健康,开通账户太费劲了,能不能购买包含那个市场的优质标的的基金呢。
突破自由的就有思维惯性,不主动给自己设置限制,打造思维茧房,只有不断打破原有的认知边界,使劲推开身前的那扇窗,打开前面的那道门,就会看见不一样的世界。
输得起,投资后标的的未来趋势无非就是3个,或者上涨,或者下跌,再就是横盘。在财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由于市场的波动,大概率账面回出现负收益,注意,这时候只是账面的负收益,也就是浮亏而已,只要不做交割,不售卖标的变成法币的话,那么只是个账面数字而已,也就是账面浮亏而已,不是真实的资金损失。
大脑有时候就是不靠谱,总是把没有产生的账面浮亏当作是真正的损失,从而产生诸多负面情绪。
转变下思维,一旦出现所谓的暴跌时,正好是打折售卖黄金期,最应该做的事,买。也算是市场倒车接客,之前总是后悔当初没有上车,人家都给你机会了,可是,总是会控制不住自己,机遇恐慌,不敢反向、逆向投资,就是不敢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赢得起,一旦跨越了几个周期后,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选择了符合潮流的投资标的,然后,势必会带来不菲的回报。这时候账面会出现超乎想象的收益率,当然,这里又是一个假象,就是浮盈,浮赢,并非是真正的收益,除非你卖掉了可持续增长的优质标的后,换成了持续通胀的法币,然后落袋为安。这时候,才变成了真正的收益。资本市场总是有个奇怪闲的现象,一些标的,一旦你买入,就会发现它暴跌,当然这个词有点夸张。一旦你卖出,就发现好像所谓的庄家在洗盘,就是看中你手中的那微薄的几个筹码。
制定严格的纪律,能修炼到不达到心中期望的收益率,坚决不售卖,当然,可以大胆去设定收益率,想得越大,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心理承受度更强。
等得起,投资世界里,大多数人总是有这样的口头语,等我有钱了,我就。。。可是关键的是,到底等到什么时候有钱呢?很多人都是一辈子没有等到。投资最重要的是时间,金钱的多寡实际上不是特重要,这样说有点不妥,确实是。
大家都知道,可口可乐公司100年来,实现了年化15%的复合收益率,接近170万收益,这样看的话,起初并不需要特别多的资金投入,更多的是自己的时间。
经常遇到一些人,说,如果我十年前,二十年前买了什么什么,那么我现在就什么财富自由了,关键是都是说说而已。敢不敢当下,去投一些当下主流的投资标的,等个十年二十年呢?大概率又显等的时间太长。
一切都是社交。
想得起,思考致富。买得起,闲钱投资。输得起,不惧浮亏。赢得起,看淡收益。等得起,时间发起。
金钱就是时间,谢谢您的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