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历史的面孔“ 1926年,一则消息震惊了北京城。
有人在《晨报》上发表文章,讨伐协和医院,说有个病人在协和,手术也动了,肾也割了,还在尿血。但医生就是找不到病因。这是拿病人当实验品还是标本呢?
文章言辞激烈,一刊登就引起了轰动,毕竟写文章的是徐志摩,那位病人则是赫赫有名的梁启超。”
就是这样的事例为开头,一下子能抓住读者的心,吸引而看下去。反正我就这样被吸引,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历史的面孔》,题目虽大,篇幅有限,聚焦的却是中国近代史。
如果你读过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会发现《历史的面孔》这本书从结构到形式,两者确有相似之处,通过选取历史的横截面,以个体的人物命运点亮那个时代的高光时刻。
这本书不浅也不深,它更像一个人物小传合集。提取了清末民国时期的9位历史人物: 容闳、粱启超、陈天华、蒋百里、孔祥熙、吴宓、唐绍仪、 顾维钧、 杨步伟。八男一女,身份职业各不相同。
读完,还是很有感触和想法,如果当初历史老师能有本书写的这水平,寓教于乐,估计迷上历史课的学生会一大片。
作者徐涛为谁?
政治经济学博士,新东方考研的政治名师,只要考过研的都知道他,年轻学子们眼中的喜爱,会叫他涛涛老师。
徐涛自己说:我写过教材,写过学术专著,但这种阅读类的书,我还是第一次写。肯定不完美。
他不是资深历史学家,教师身份的他,难免有传授人生经验和道理的习惯,这本书多少显得有点高大上。
其实风格和方式是一个作家的看家本事,你看似闲谈讲故事,轻松有味,流露频繁的观点,实则要凝神专注付出很多心血,像这本三百多页的作品,作者需要查阅很多参考文献,花费大量时间去压缩成一本精华。
所以,速成的东西没营养,也容易被淘汰。
傅斯年和胡适许涛写这本书的初衷:
从小上历史课时,书上重点描写的那些一线大咖,他们的人生都有如神助,充满传奇色彩,经历荡气回肠。但我觉得他们的人生实在离我太遥远了。
还有一些人物,不比过往圣贤、开国元勋,但他们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好像,他们的故事似乎更接地气,有着寻常人的选择,普通人的烦恼,他们的求学进取,儿女情长,人生选择,能够给我带来更贴合实际的启发。
但是,在一般的历史教科书中,这些人物被简化成了一个个知识点,变得七零八落。
所以,他把这些散落在历史浪潮中的人物,重新梳理,精挑细选,就有了不一样的发现。
人物有感:
书中有几个人物对我是陌生的,读完了才知道,以前的无知和狭隘。触动、唏嘘、叹惋、敬佩,果真没有什么做人的道理比一段鲜活的人生经历,能带来更多的思考。
每个人物都很鲜明,我更喜欢其中几位,如唯一的女性杨步伟、还有粱启超、容闳、蒋百里。
在生命的过程中。你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取舍之中,又要面对什么?
比如粱启超,文化和新思想理念的播种者,也是位开明的教育家。
欣赏他作为父亲的开明与睿智。从他的儿女们的长相,尤其一双眼睛中,感受到一个人精力充沛富有活力、光明磊落的气质。
他与儿子梁思成谈天,说过:人生应该有些闲适而看起来无用的爱好,比如音乐,艺术,文学,有了这些爱好,一个人在人生中遇到不如意的时候,比较容易走出来,而不会陷入无端的情绪中。
得知林徽因的父亲突然离世时,他关照粱思成要成为林徽因的支柱,稳定和更关心林,而他自己则亲自写信给林微因,说你就是我的孩子,并且承担起林微因在国外学习的费用。
梁启超对于身份认同的重视,让我懂得了只有明确“我是谁”这个问题,自己所做的一切才有意义,才能更快确定个人多重身份的价值排序,当下的教育应该重视身份认同。
身处清未民初的守旧年代,有这样的头脑和修为,格局和胸怀,尤为稀缺和难得。
比如杨步伟,“先锋女性”,民国时期第一批觉醒的人,写出“我就是我,不是別人。” 言下我的幸福我作主,21岁的她写退婚信, 勇敢选择退父母之命定下的婚姻, 行文简洁明快,逻辑酣畅,很有说服力。
后来遇见赵元任,彼此倾心,两人携手办成堪称民国时期最“断舍离”的婚礼。不去民政部门领结婚证,自己在家里手绘了一张结婚证。请胡适来当证婚人,和几个最好的朋友家里做几道小菜,吃一顿饭。就算完成了自己的婚姻大事。
她的一生都有着幸福的底色。
杨步伟后世骂名,孔祥熙的功过
再比如,我嗤之以鼻其实根本不了解的孔祥熙。 以前只知道他是四大家族敛钱的工具,是我们痛恨的窃国大盗,搜刮民脂、大发国难财的败类。
八年来,傅斯年四方收集证据,坚持要推倒他。曾大骂:此人非杀不可!欲诛之而大快人心。
当然,他是蒋介石的姐夫,扳倒他挺难,作为是行政院院长,他是国民政府的财神爷。
老蒋后来还是撤了他的职, 换上宋子文,但没过多久,又后悔了,因为蒋发现,继任的宋只用了两年,就败掉了孔祥熙留下来的财政盈余。
民国的人物也可爱,像胡适,作为当时的驻美大使,他与孔祥熙之间个人恩怨,互不喜欢,胡适一直看不上孔祥熙,在他心里,孔祥熙就是一个贪利小人;孔祥熙也一直阻挠胡适的调任,直到胡适赴美上任,他还到处跟人说:胡适不如前任大使王正廷。
但国内倒孔呼声一片时,胡适却三次写信其至发电,力挺孔祥熙,为孔发声 “我向来主张’打孔家店’ 的人,今反过来为他说好话,是很伤心的事。但我为国家计,认为应该如此!”
他清楚,孔祥熙的不可替代性。
撇开价值取向上的褒贬,孔祥熙在任12年,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巨大贡献,有两条最重要,一是币制改革成功,二是建立了中央银行体系。
另外,孔还有一些改革举措,如税制改革,建立注册会计师体系等。
这样说有些难懂,还是具体说说他的招数:孔祥熙上任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大量白银外流,国内工商业坍塌,币制混乱,国民政府财政年年赤字。
他上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货币发行权收归中央,发行法定统一货币,简称“法币”。他眼前的任务,是一个空前复杂的困局:既要维护白银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又要实现纸币发行和白银脱钩,给中国经济松绑,摆脱列强的变相操控。
他连出重拳,现有的白银必须兑换成法币,管你是银币、银锭还是银块;对白银出口收高额的出口税和平衡税;禁止白银走私;奖励白银流入;和国外签定“君子协议”,要求对方协助中国防止白银外流。
经过以上几波操作,最终回笼国库的白银高达五亿盎司,约合15000吨。有这么多银子做储备金,政府发行法币就有了底气,民众消费法币也有了信心。
变相实现了白银与纸币的脱钩,从这时起,中国的银本位制就悄无声息的终结。
在孔祥熙手上,这海量白银的作用远不止这些。
完成前两个目标后,孔祥熙还必须让法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保持币值稳定。作为经济弱国,最好的办法就是和经济强国的币值挂钩:你涨我也涨,你跌我也跌。当时外币市场上,英国是老牌金融帝国,美国是最强金融帝国,它们是天下最粗的两条大腿。
如果能与他们保持汇率挂钩,就可以间接实现币值稳定。
但强国的大腿不是轻易就可以抱的,孔祥熙用为数不多的筹码,和两大强国展开周旋,在英美之间走钢丝,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不得不说,他这一招既危险又有效。
孔祥熙公开宣布:让中国盯紧谁的汇率,谁就要给中国投资。这一举措相当巧妙:原本中国是弱国,就算中国不上门去求,英美也绝不会放弃这块肥肉。
如今,孔祥熙放话,英美两国反而成了竞标的,中国成了审标的,不再腹背受敌,而是坐山观虎斗。
英国最先介入,孔祥熙开出的条件是从英国借出1000万英镑。英方代表不愿单独承担。他转头把条件转达给了美国。美国开出的条件是:中国法币必须盯紧美元,外汇资金存放在美国。
孔祥熙一边拖延,一边加紧币改,抢在答复美国之前完成了币改。美国非常恼火,以拒绝购买中国白银相要挟。孔祥熙耍起了狠招,声称如果被逼无奈,中国就到国际市场上抛售白银。他底气十足:五亿盎司白银拿来砸盘,不愁砸不下来。美国被弄得没了脾气,只好在11月15日达成一项购买中国白银的协议。
这笔钱奠定了中国外汇储备的基础。
经过这一套组拳,中国的法币制度终于稳定下来,稳定的币制带来了稳定的信心。
币改成功的第二年,中国进口商品数量减少了16%,出口商品数量增加了28%;出口额比1935年上涨了10%,1937年上半年,更是达到了1935年的两倍。
国内国外信心大增,那些因白银风暴流失的国外投资纷纷回流,1936年,外国在华投资已经达到34.8亿美元。
应该看到当时的世界背景,1936年,美国大萧条刚结束,自顾不暇,欧洲也在受伤,没有能力作恶,才给了中国发展的短暂时机,有了中华民国的盛世,昙花一现的十年。
很难想象,假如没有这次币改,面对即将到来的日本侵华战争,中国能不能经得起旷日持久的战争考验。所幸,币改成功,为国民政府带来了滚滚财源,也为后来抗战后勤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持,甚至在抗战结束后,国库依然有盈余。
终于知道了蒋介石、胡适等为什么力保他,孔祥熙的经济之才当时无人能及。
但孔祥熙获得的骂名盖过了他的功名。
因为他还是民国的一个大巨贪,虽然在耶鲁接受了西方的经济学教育,但骨子里,依然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旧式山西商人。在“建功”的过程中,他不自觉地将所有的成就与“我”合为一体,公私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
孔祥熙没有别的爱好,他不想当英雄,不嗜杀,也没有绯闻,他不择手段就是为了钱。
“鲸吞美金公债”一案曝光,作为财政部部长的孔祥熙退出中国政治舞台,跟他的夫人宋霭玲陆续把他们家的财产转移到美国。战后,美国人对那种在战争中大发国难财的人其实无比痛恨,于是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彻查四大家族在美国的资产情况。但查来查去,美国政府发现根本就查不清楚,只能查到一些皮毛。
直到今天,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试图对孔祥熙的个人财富进行统计,但都没能得出一个非常全面且准确的结论。
有一些媒体对他的个人财富做过一些现象性的评价,比如星岛日这样描述过:孔祥熙的个人及家族财富足够中国的抗日战争打上五年,战后建设全国一年。
这就是教科书之外的历史,不是正邪两极的划分,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光谱和色谱,该客观时还是要中肯。
不禁赞叹孔祥熙的才能,这样的人才,如果不从政,仅凭搞经济的头脑,他也应该是华尔街牛逼的金融家吧。
孔祥熙和宋霭玲书中金句频出 :
“个人和圈子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双向选择。一个人不在某一个圈子里,硬要挤进一个圈子,叫作攀附;一个圈子非要兜住一个人,叫拉拢。只有个人和圈子匹配,浪花站在潮头上,潮头捧起浪花,才能相互成就。”
“世间万事万物,只有在对的时间、对的地方以对的方式出现,我们才能说它是对的。”
“所谓的起跑线不是送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而是父母自己的水平。对于孩子来说,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为孩子打造的原生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
读书的意义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书中人物各自的人生轨迹,有精彩,有遗憾、有悲喜,他们的优秀,高尚或者是他们的弱点、执拗,通过对人物的命运,来观照当下,依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无论你心有迷茫,或是笃定前方,《历史的面孔》这本书更适合于当下憧憬未来的年轻人。
诸如,财富对一个人的造就与阻碍,一个人的正直高尚程度,取决于他肯为原则付出的牺牲程度。越是资源少的人越容易坚持原则,因此,不忘初心并保持初心,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人生选择千千万,唯有做事与做人。而性格决定着做事的成败和做人的底线,果真性格决定着命运。
你会发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三观的巨大作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永远是一个成年人的幸福底蕴。
还有圈子论,让我醍醐灌顶,中国老话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其实是一种共同使命、共同理想、共同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在互相的关联中彼此影响。
关于教育观、幸福观、金钱观、家国情怀、历史担当无一不在书中流转,提醒年轻的生命,如何上下而求索,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
其实,读不同的书,得到不同的视野,就像站在山上看风景,你不需要用一个标准去界定,角度不同,风景亦不同,呈现不同的面象,让你有更多开阔的认知。
人,只可以活一次。但是书可以让我们活很多次。
最后,想说,不要为了别人口中的高分书籍,来定义一本书的好坏,书对自己有意义,才是读书的意义所在。
2023-3 风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