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2018年相伴的文字

作者: 7c20b9201573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14:03 被阅读83次

    2018年阅读总结

    《知道分子》 王朔

    我记得很早之前读韩寒,他说在他心中最牛的小说家,就是王朔。

    看过王朔的电影,但还没看过他的小说。《知道分子》算是读过他的第三本随笔,同样的诙谐,同样的不羁,如果不是知道他的身份,任何读者读了都会觉得这货过于自信。

    在他文字里还是有谦虚的,也不知是不是谦虚,也许只是想把自己放在最底部,然后好让别人没法接他的底,他就可以举着机关腔往上喷。他的品位很像个中年人,中年老人,中年老北京人。在他心中,中国文化最繁荣的时候应该是20世纪80年代,有他认为最酷炫的北京摇滚,有他认为最深刻的制片厂电影,有他认为最豪放的解放文学。我不敢说他是个活在过去的人,我只敢说他是那个时代以来,有洞察力而且直言不讳的创作者。

    如同王朔嘴里喷的,时代发展了,有根网线,是个人都能广泛发表言论了,能写字就能出书了,所以有了我这种整日瞎bb散播低俗还自我感觉良好的人。

    致2018年相伴的文字

    信息爆炸,听个网易云音乐都能在评论区碎片化“学习”,

    学习碎片化的段子素材,碎片化的表达能力。看到好吃的,好看的,就跟我家养的臭臭狗一样,哇哇地大喊“牛逼”,问他哪里牛逼了,话也如同我家臭臭狗一样欣喜若狂难以言表,“就是牛逼”。不过也没关系,大部分的交流者也只能听懂“牛逼”。你觉得狗挺蠢的,什么话也听不懂,饿了就汪,拉屎也汪,想出去玩也汪,其实这不也挺好的吗?快消费时代,没人愿意听狗说人话,想玩深刻的还是让许知远那帮知识分子去做,知道分子能够碎片化汪汪就行了。

    《无所畏》 冯唐

    致2018年相伴的文字

    18年看了好几本冯先生的书,参加了两次签售会,专门为此看了一期奇葩大会,细数下来,最爱的还是这一本《无所畏》。不是无所谓的谓,而是无所畏惧的畏,40而知天命,50而耳顺,年近半百,听过,看过,走过,自知天命,自然也没什么可怕了。

    一个人走小黑道,不停的给自己打气,不要怕不要怕,如同失眠时拼命地数羊,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越说不怕,其实心中越怕,越数羊,其实越难眠。

    冯先生到底怕什么呢?

    医学博士,十年麦肯锡工作,华润经理,诗人,作家富豪榜,后海一套四合院。功名利禄,他有了,思想抱负,他也有了。能摘下星星触摸月亮的人,就会觉得躺在草地上远远地晒着太阳最舒服。

    于是,冯先生告诉我们,你得有项爱好,不管是高逼格地收藏艺术品,还是每日坚持阅读纸质书,哪怕是追求一代又一代的iPhone手机,也请给你的生活增加一项坚持。

    爱运动、保持身材似乎成了新生活的标志,

    尤其是跑步。不管你操着哪个地区的口音,不管你是否帅气动人,不管你脚踩迪卡侬还是耐克,只要你大腿迈起来,最好参加个马拉松,最好买个稍微专业点的心率器,跑起来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启了新生活。

    冯先生说,人生最极致的装逼是绕着故宫外墙跑一圈不超过15分钟,上个月跑了一圈,很遗憾,装逼不成功。

    冯先生说,即使再会吹牛逼,也掩盖不了你所知甚少的事实,吓得我立马删掉了某某头条,因为我发现它让我越来越会吹牛逼,但是却越来越无知,而且还沉浸于自己的无知。

    冯先生说,等到有一天,你终于腰财万贯,终于气吐山河,你来到她面前,她爱你身上的一切,除了你。

    冯先生说,为了避免成为中年油腻男,哦对了,这应该是他唯一害怕的。他害怕岁月,害怕沉旧,害怕恶心,害怕油腻。于是他告诫自己,也告诉我们,永远不要教训别人,尤其是女人,尤其是比自己小的女人。

    于是我每日告诉自己,永远不要说道理,这世界没人喜欢听道理,不光不要说道理,也不要写道理。即使痒的不行非要写,那也不要像教训别人那样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有那么多大道理,不如天天都自己教训自己。

    跑步,收集,阅读,写字,倾听,爱心东西。少思考人生,多干实事,哪怕要反思,那也好歹得先完成一件事。日理万机的总监经理也不过年度、季度复盘,自己又哪来那么多的人生战略思考。一切不干实事的空谈都是贩卖焦虑,谦虚谨慎,一步接一步,或许也能做到冯先生所说的无所畏。

    《未来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

    致2018年相伴的文字

    去年买的《未来简史》,看了三分之二,脑洞太大,内容难啃。不料今年,旧书还未看完,新书《今日简史》又火爆登场,读书人的速度居然还赶不上写书人了。一咬牙,今年又翻出来,重新拜读一次。

    神清气爽,细思极恐。人工智能来了,人类还能干嘛?

    坐着玩游戏?

    还是躺着打营养剂?

    又或者是天天上街游行?

    如果这个世界有共产主义的一天,如果这个世界能消除贫富差距,那完成这项丰功伟绩的,从目前来看,一定是人工智能,一定是AI。

    所有肮脏的活,所有无聊的活,所有沉重的活,都交由AI去做。我们都躺在舒适而又智能的按摩椅上,AI帮我们完成的工作全部变成游戏,人类只需要坐在电脑桌前打游戏,就能指挥AI运转世界。运送快递变成丢炸药包游戏,下厨房变成烹饪游戏,金融理财变成大富翁游戏。人类只负责享乐,唯一的工作就是提供自己的享乐数据。

    致2018年相伴的文字

    有人说AI做不了艺术。

    最新的AI技术在熟知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的曲风后,已经能创作新一代音乐天才的神作,而如今的人类,还只会翻弹逝世已久的名家旧作。

    有人说AI提供不了情感。

    最新的AI技术,变成了手机软件商店里的交友APP,化身上万个不同类型的美女,每天发美照,实时在线和你谈情说爱。

    只要是人能做,AI都能做,它都不需要做得比人类好,它只需要能做到和人类一样,就足够替代人类。例如富士康工厂里,一天下岗上万名工人,那都还不是AI,不过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你或许会觉得未来很遥远,遥远到所有危机都如2012般荒诞。不说全世界,谁敢想象30年前的中国?谁敢想象50年前的中国?20年前,一个大哥大比我脸还大,如今一个没我脚大的手机,就能跨越全中国,甚至全世界。

    等到我们40岁,50岁,上有父老,下有儿小,AI如移动互联网技术般席卷而来,不知道抱着铁饭碗的银行家、医生、老师、律师会不会如富士康那一波般落魄。

    当然,未来很远,远到不需要如此焦虑,远到不需要怀疑现在的工作。但是未来也很近,近到重复重复的工作中抬头可见,然后恍然大悟,惊慌失措。看过华兴资本创始人的名言,弯下腰,贴着地,走到底,偶尔抬头看,在调整自己。

    《三国机密》 马伯庸

    致2018年相伴的文字

    今年马王也有好几部作品翻拍成影视剧,典型的网络文学,很早之前就关注了马王爷的微博,也算是见证了一个个脑洞历史故事的诞生。参加了四次马王爷的live讲座,听他讲如何把脑洞变成真实文字,如何塑造人物角色,如何铺写情节转折,如何激励自己坚持写作。

    印象最深,也颇觉幽默的话,大致是,“以前我在单位上班 自己忍一忍,什么工资也都过了。但是有了小孩之后,就不能忍了,每天哭着要,就得逼自己去写,去做。”

    能用梦想激励自己早起工作的人,必定是人中之龙,人中之凤,而大多数凡人,鞭策自己最好的还是无可抗拒的生存压力。当然,大有不负责任的人在,不对自己负责,也可以不对亲人负责,甚至不负责也成了一种最快捷的解决方式。但人生而在世,还是不愿赶着去死,宁愿赶着去生存。

    三国是个久唱不衰的话题,近年来更是流行不同视角下的三国,马王爷的视角算是独辟蹊径,从常人眼中最看不起的傀儡汉献帝起手。看似本垒打的官渡之战,最大的赢家也许不是曹操,而是幕后操盘者。人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最厉害的不是独自拼命、努力强占自有,而是博弈共同的力量,事半功倍,悄悄地取下成果。

    别人的成功学,别人的厚黑学,都是别人的,司马懿冷静,杨修凶狠,曹子环勇猛,成王败寇,本就没有什么对错,做自己,把自己每件小事做好,也算是集大成者了。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盖伊·特立斯

    致2018年相伴的文字

    六月份时翻到一篇推荐书单,号称是时代周刊评选最佳创作,新新闻写作的代表,《被仰望与被遗忘的》,名字听着还挺矛盾,就入手了。

    六月开始一读就读到年终了,本来预计是两周刷完,后来发现每篇信息量实在太大了,不光数据,还人物,不光故事,还社会学,拿过大奖的作品,果然足够深刻。

    纽约是个时代大熔炉,如同上海,如同北京,或者如同二者的结合。它有着历史感的建筑,符号学的街道,人为建造的几大个文化场所,全世界的人都往这里涌,仿佛这里是个投胎通道,来了都能重获新生。

    我只去过纽约一次,还是未成年看不懂人情冷暖时,满公园露宿的老人、歌手、黑人,一片又一片的垃圾沉淀在绿化带上,一抬头,耸立的高楼大厦布满了天空。一个街头全是蹭亮的皮鞋挺拔的西服,转个路口,就是裹着奇装异服在过街头时装周的牛鬼蛇神,跨一个街区,救护车、救火车、警卫车、吊车、跑车想着它们特有的BGM在狭窄的道路上蠕动。还没有穿越,就已经跨入了卡萨布兰卡。

    致2018年相伴的文字

    我看到的,不过是最中间的那一部分,他们不被人仰望,也不被人遗忘,他们天天都被互相看见,却又互相忽视。而我看不到的,是被遗忘的如同依偎在纽约下水道里的洪流,与仰断脖子也仰望不到顶的大楼。

    被遗忘的,他们如同纽约这只怪兽身体的毛细血管,多如牛毛,微如发丝,每天重复劳动,给最上层的中枢系统提供养分,即使今天累到血崩了,立马砍掉,又有无数根毛细血管生长出来。为了证明自己还活着,他会对每个买票人说早安、晚安!,她会在身旁立块牌子说“生活已经那么苦了,请微笑一下”,它会对每个给他打招呼的人转个圈、拱个手表达一下“祝你快乐”。

    致2018年相伴的文字

    还有被仰望的,他们如同神殿中被仰视与猜想的下棋者,芸芸众生都成了他们的打工仔与消费者。他们坐着私人飞机、防弹劳斯莱斯,批判社会不够安全太平,他们打高尔夫荡游艇挥金豪赌上千万,抱怨时间不够用生活无意义。想要逃离又有数千双手扶着,想要平凡又有数万种眼光盯着 ,他们想过自己,但更多只能活在应该与不应该里。

    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月亮一样圆,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是前前后后的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又或许,城外的人是真想进去,城里的人未必真想出来。

    《曾国藩家书》

    致2018年相伴的文字

    学过历史的人应该都久仰曾国藩的大名,他和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人都是晚清重臣,不好说是流芳百世,但也是历史过程中的名人。

    手里拿一副好牌打胜局并不伟大 ,敢接一副烂牌撑住损失走更远的魄力才令人惊叹。中庸并不是平庸,也不是中年油腻,而是中国人最上层的智慧,既能坚守自己,又不尖锐树敌,用士大夫读书人的博弈,打太极般完成自身的目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正如诸葛亮嘲笑只有小儒才会死专书本道理,大丈夫如同姜公萧何方孝孺,思天下扫天下,暗藏功与名。

    家书是非常频繁的书信,有说法是此书非曾国藩亲笔,而是后人对其崇拜所著。不管是真是伪,家书所展现的年代历史性字字如实,一栋摇摇欲坠的大楼如何明保其身,又如何做撑楼人。一个大家族的絮絮叨叨,一个非豪门非贵族的进士宦海沉浮,士大夫读书人的箴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人叹为观止,心生崇敬。

    致2018年相伴的文字

    这两年来,我尤其喜欢看历史人物传记,不爱看皇家贵族,因为他们天生的好福气,也不爱看屌丝逆袭,因为太过浮夸传奇。就爱看一个中等家庭出生,中等成绩,中等技能的人,如何把中等的事情,做到自己中等行业里的最典型。再看他们在自己的人生十字路口,是如何作出重大抉择,是如何坚持到底,或许是一种鸡汤,又或许,人人都需要些指路的榜样。

    今年的阅读书单里,还有几本印象颇深,王敦煌的《吃主儿》,一个北京老土著传统而又童趣的品位。南怀瑾的《黄帝内经与生命哲学》,传销般洗脑的口吻,东方的医学系统与玄学神秘,多读几遍,感觉自己不活到120岁都不是正常人类。营销大师的《疯传》,这世界上没有任何初心,你接收到的媒体信息是怎么样,你的心就是什么样,又何来不忘初心?

    致2018年相伴的文字

    年初时本想每月写一篇阅读总结,不然看过的书也只如同昨日吃下的食物,今日依旧饥肠辘辘。食物好歹化作了昨日的能量,读书也是,需要有所消化才有所吸收,回味才是最大的快感。

    我很庆幸有一对明智的父母,他们从来不限制我读小说,也从来不约束我看漫画,在他们眼里,读书只是为了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增添一项属于自己的乐趣,读书是为了让我深度思考理解世界而不轻易被他人洗脑,虽然我现在依旧很容易而且很享受被洗脑。

    因为他们都清楚,读书并不是最快获得世俗财富的最大方式,根据一万小时定旅,把花在学校的岁月和翻阅千千万万页书的时间放在一门挣钱技术上,远比寒窗苦读来得更快、更稳定,更保险。

    如果只是为了谋求世俗财富,那父母一定不会让我在学校在书中晃荡十六年,我很感谢他们留给我的空间,支持而又不强求。

    我大言不惭,而且孤陋寡闻地认为,大部分人从一开始读书就是错误的理解,当然这也是几千年来读书考功名的根深蒂固。但现在毕竟是21世纪,交通工具变了,时代节奏也变了。“书中自有黄金屋”并不是你读了就能获得车子、房子、票子、妹子,更不是得越多,你就能获得更大的房子、更贵的车子、更多的票子、更美的妹子。而一旦没有让他们获得想要的成果,就开始高喊“读书无用”,“书呆子不如下海打工”。

    读书只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如同今天喝下去的一杯水,吃下去的一口饭,它可能会影响我们登峰造极,也可能会影响我们一贫如洗。读书与否,读书多少,与个人是否获得世俗成功,绝对没有必然联系,它不过是万千因果中的点点姻缘,不需要过渡期盼读得越多就越能怎么。

    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行为都快被功名利禄,别人的眼光腐蚀了,就请放过读书,让阅读成为自己纯粹的一个坚持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2018年相伴的文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sy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