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花开尽便无花
焦小桥
深秋,百花凋谢时,野菊花便满山遍野地开了。一簇簇、一丛丛的,有白的、有黄的、还有紫的。
野菊花有一种朴实无华的美,“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任凭烈日炙烤、饱经寒风冷雨,顽强地挺立着,迎接寒霜的考验。
只有有点泥土,野菊花则会在各个角落蔓延伸展,随心所欲地展露着笑脸,朴素朴实温馨浪漫从容坦荡。“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野菊花是土地上最后一抹娇艳的色彩。
野菊花在野外生长繁衍,历史很悠久。早在1500多年前,南北朝时 期的名医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里记载:
“菊有两种,一种茎紫,气香而 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
一种青茎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 真。其华正相似,唯以甘、苦别之耳。从此,这种外形与菊花极其相似的植物,便被古人称为苦薏。”
明代《本草纲目》中称:苦薏,处处原野极多,与菊无异, 但叶薄小而多尖,花小而蕊多,如蜂窠状,气味苦辛惨烈。治痈肿,疔毒,瘰疬,眼息。
《本草纲目》记载野菊花:“治痈肿疔毒,瘰疬眼 癔。”“调中止泄,破血,妇人腹内宿血宜之。”
野菊花别名山菊花、千层菊、黄菊花。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肝、肺经。
采摘野菊花,蒸熟晾干后制成菊花茶。泡上一杯,入口微苦,细细品来,一种淡然的香气让人回味悠长。
采摘的野菊花风干后,塞进枕头里制成菊花枕。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关于菊花作枕的记载,白菊花可以清肝明目,黄菊花可以防风热外感。
晚上睡觉时,枕着菊花枕,那浅淡宜人的馨香,催人入梦,早晨一觉醒来,会倍觉神清气爽。
在日本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古时候,从中国驶出一条大船,载了12个贵族童男童女,为寻找长生不老药面远航海外。
作为交换,他们携带最为贵重的物品—金菊花。后来大船遭遇了风暴,被冲到一个无人的荒岛,被迫在那里住下,繁衍子孙,并在岛上种下了金菊花。
之后那里的人们就自称“日本帝国”。日本国旗上被大家误认作太阳的图案实际是一朵金色的菊花。而且日本天皇的象征符号也是一朵16瓣菊花。
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一书: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呻吟痛苦之声遍布。
有个名叫桓景的人,历经艰险入山,拜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
一天,费长房告桓景:"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亲人。"并告诉他:"那天登高,再把茱萸装入红布袋里,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就能挫败瘟魔,消除灾殃。"
桓景回乡,遍告乡亲,于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因菊花酒气刺鼻、茱萸异香刺心,难于靠近。
桓景挥剑激战,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却免受灾殃。从此,重阳登高避灾的风俗,就世代相传了。
野菊花无论在哪儿都能生根发芽,坚强不屈。生生不息地延续着生命的传奇。
和谐、超脱、清高、孤傲,在傲霜斗风中,体验到生命的快乐,永远超脱于喧嚣的尘世。平和、雅洁,桀骜不驯。
野菊花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展开花瓣发出阵阵清香,或是在秋风的呼啸里,在树叶的凋零里,顽强地展现着她生命的力量和昂扬的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