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5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在英国伦敦拍出了2.45亿人民币的高价,引起轰动之后,元青花瓷在古玩市场上频频拍出高价,逐渐呈现出一枝独秀的情景。元青花成了古玩收藏界人人都为之之谜的藏品。但是,这样的藏品往往只在收藏界的高端人群中出现,近几年,民间也不断有藏友宣称自己手里面也有到代的元青花,但是往往却得不到文博专家的认可。那么民间到底有没有元青花?元青花又该怎么鉴定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31194/12bf7f88e60c979f.png)
元青花产于中国,应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元人(蒙古人)首先应该满足自己的需求,然后再换取“外汇”。打个简单的比喻:自己还饿着肚皮,怎能拿粮食去换钱呢!元青花瓷只有满足了元人需求和国内的基本需要,才可能拿去换钱,就是洋人订做数量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2006年元代瓷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又发现了大量元青花瓷,当然也有少部分赝品,在会上和研究过程中,部分专家认为在中国本土至少有15000件元青花瓷;在近些年的元青花研讨过程中有知名度和权威专家认为,国内至少存在10000件元青花瓷。一线拍行藏品征集 一无散,零散柒贰,贰一玖壹。只有历史真相和未来的事实能说明一切,过于武断的定论都是有悖于科学理论根据,任何事物的出现都要一分为二的科学看待和思辨才是上上策。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31194/bd11ecb7d8e4b7c7.png)
那么元青花该怎么鉴定呢?元青花的鉴定需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譬如:元青花瓷器中目前所见画人物故事的图案并不多,大件器皿有人物绘画图案,并且没有争议的,全世界仅有l0件左右。但是目下流通领域中画人物图案的元青花的数量在2000件以上,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多。
胎质的粗细要与元代同时期的其它品种的瓷器相同,不能太细。太细腻多是经过机械球磨所致,当然现代高仿早在90年代已经有将粗细颗粒按比例混合搭配制出仿古瓷胎的技术。但是自然的粗胎与加工的粗胎还是有区别的,需要观看大量的残瓷断面才能正确地分辨清楚。真品胎色灰白,颗粒较粗,大件器物多底部不施釉涩圈砂底,圈足内常见沾砂现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31194/bddf0ec9d79bcc07.png)
火石红色的胎偶有发生,但已经不能作为鉴定依据了,因为早在80初年代已经可以做很像样的火石红了。大罐类底部的涩胎上沾有滴状釉泪,也是元青花较为普遍的现象。玉壶春瓶圈足的圆圈多不规则,留有手工制坯的痕迹。瓶罐内分烧接坯痕明显。
元青花的用料情况比较复杂,既有进口的高档青料,也有一般的国产青料,还有民间小窑使用的“土青”,用料的不同直接导致烧出花纹色泽的千差万别。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31194/af1e42e815384626.png)
造型优美气魄宏大的器物不仅花纹满密,而且用上等进口青料绘制,花纹鲜蓝纯净。英国大威德基金会的至正十一年瓶和土耳其托普卡比的收藏代表元青花用料的最高档次。国内窖藏出土的一些中、小件元青花用国产青料,含锰高,蓝中微泛紫红。以北京西直门里后英房出土的元青花花卉出戟觚为代表。最低档次的元青花多出口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国家,有小盘小碟,小调料罐等、形制粗糙,制作草率,釉色灰黄失透,青花晕散,色泽黑灰不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