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用户体验要素》

读书:《用户体验要素》

作者: 蘇十七 | 来源:发表于2020-05-05 15:01 被阅读0次

每个产品经理在刚入行时,应该都被要求产品设计要以用户为中心,要注重用户体验。但是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通常大家更多的关注在产品将来是做什么的,极少去关注产品是如何工作的。

产品如何工作,这一点恰恰是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

用户体验并不单单是指产品本身如何工作,用户体验是指“产品如何与人或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人们如何去接触并使用它。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是一个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在开发产品的每一个步骤中,你都需要把用户列入到考虑范围。这句话说起来非常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复杂。考虑用户体验,把它分解成各个组成要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了解它,很多地方你需要作出妥协,权衡利弊,只有这样,你才能说,你控制了决策所造成的全部后果。

对于网站,都是自下而上地建设,从战略、范围、结构、框架、表现五个层面提供了一个基本架构。

表现层:就是你所看到的一个个文字、图片,以何种方式展示,在这个层面上要为最终产品创建感知体验。

框架层:框架层是用于优化设计布局、以达到这些元素的最大的效果和效率。框架层通常被分为三个部分:信息设计、界面设计、导航设计。比如导航条上的各个要素的排列方式,允许用户可以浏览不同的商品分类,这些就属于框架层的东西了。

结构层:确定了网站各种特性和功能最合适的组合方式。对于功能型产品,这偏向于交互设计,对于信息型产品,这偏向于信息架构。结构层是用来设计用户如何到达某个页面,在这个页面做完想做的事情后,可以去哪些地方。

范围层:网站的某个功能,是否需要,这个则是属于范围层要考虑的功能。比如某个社交工具,是否需要提供视频功能,这个则是范围层要关注的。

战略层:网站的范围基本上是由网站战略层决定的。这些战略不仅包括了经营者对于自己网站的目标,还包括了用户想从网站上得到什么。

从战略层~表现层,随着层面的上升,要做的决策就越来越具体,涉及的细节也越来越精细。

每一个层面都是根据它下面的那个层面决定的,而每一个层面的决定都会影响到它之上层面的可用选项。当在较高层面中选择一个界限之外的选项时,则意味着要重新考虑较低层面中所作出的决策。

因此,要计划好你的项目,任何层面中的工作都不能在其下层面的工作完成之前结束,比如结构层的工作是不能在范围层的内容确定之前就明确的。


一、战略层

“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组成了战略层,那什么是产品目标什么又是用户需求呢,要如何明确这两点?

产品目标:企业要通过这个产品获得什么,是需要明确的一点。在理解目标的基础上,还要知道怎么达到这个目标,可以制定一些可追踪的指标,比如流水、月活、注册数量等。

用户需求:产品经理们在设计产品时,总是很容易把自己带入用户的角色,认为用户是与自己一样的人,这未免太过于理想化了。用户需求是非常复杂的,用户群体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首先需要明确哪些人群是我们想要了解的用户,然后对用户进行调研。

用户细分:通过用户细分,将大量的用户划分为可管理的用户群。在调研的时候甚至会发现,不同的用户群的需求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这时候就需要你做出决策,这些决策都会影响着日后与用户体验相关的每一个选择。

用户研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调查、用户测试、用户访谈等方式来对用户进行研究。

创建人物角色:通过创建人物角色,可以将你在用户研究和用户细分过程中得到的分散资料重新关联起来。在产品的整个设计过程中,要时时考虑到这些角色对产品的感知。

当然,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最好还是保存在一个战略文档中,架构师、设计师、程序员在工作中可能都需要这份文档,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


二、范围层

在这一层,你要明确你正在建设什么,也要清楚你不需要建设什么。你要做的东西对于战略目标是不是必需的,可能尽管它听上去很有吸引力,所以要对需求进行有意识的管理,让它们符合你的长期规划。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明确全部的功能需求,并输出需求功能规格。在这里的功能规格,不需要涉及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但是要把可能混淆的功能定义出来,只要记录下来当前的决策,关于未来的展望并不需要。功能规格要尽量具体并避免主观的语气。

项目的范围是建立在战略层的基础上的,但这些需求和战略目标很难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它们可能一对多,多对一,甚至多对多。这时候,就需要对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列了。


三、结构层

在结构层,我们的关注点已经从抽象的决策和范围问题,转移到了更加具体的因素了。我们需要对产品或网站进行一个架构设计,创建一个分类体系,先从最广泛并满足决策目标的内容和功能开始进行分类,然后再依据逻辑细分出次级分类。这个分类体系需要对应并符合我们的网站目标、希望满足的用户需求。

网站的架构通常有两种方式:

自上而下的架构方法:这是由战略层驱动的

自下而上的架构方法:这是由范围层驱动的

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从上到下的架构方法有时候可能导致内容的重要细节被忽略。另一方面,从下到上的方法则可能导致架构过于精确的反应了现有的内容,因此不能灵活地容纳未来内容的变动或者增加。

但在许多情况下,要明确一点,满足新的需求不应该导致重新考虑网站的整体结构。一个适应性强的信息架构系统,能把新内容作为现有结构的一部分容纳进来,也可以把新内容当成一个完整的新部分加入。

信息架构的基本单位是节点,如何来组织节点有这几种类型:层级结构、矩阵结构、自然结构、线性结构。


四、框架层

在架构层,我们就需要在信息架构的基础上,确定详细的界面外观、导航和信息设计,这三者需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界面设计:一个良好的界面是要组织好用户最常采用的行为,同时要让这些界面元素用最容易的方式获取和使用。要学会权衡,从不同的界面元素中,选择最合适的那个。

导航设计:必须提供给用户一种在网站间跳转的方法;导航设计必须传达出这些元素和它们所包含内容之间的关系;也必须传达出它的内容和用户当前浏览页面之间的关系。

信息设计:信息设计通常是决定如何呈现各种设计元素,让用户可以很容易的使用或理解他们,要反映用户的思路,并支持他们的任务和目标。

页面布局是将信息设计、界面设计和导航设计放置到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有内在凝聚力的架构。通常用线框图来展示,线框图捕获所有在框架层作出的决定,并用一个文档来展现它们。它作为视觉设计和网站实施的参考来使用,线框图可以包括不同程度的细节:


五、表现层

表现层,是给用户带来最直观感受的地方。在这里,内容、功能、美学汇集到一起来产生一个最终设计,完成其他四个层面的所有目标,并同时满足用户的感官需求。

大多数的网站用户还是视觉感受最重要,一个成功的视觉设计,遵循的一定是一条流畅的路径,在不需要用太多细节来吓倒用户的前提下,它会为用户提供有效选择的、某种可能的“引导”。在视觉设计中,既要有对比,又要保持一致性。配色和排版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点。

在视觉设计中对框架层的线框图最直接的模拟就是视觉模型。视觉模型应该是一个最终的可视化的产品了。这时候,是需要一个很详细的文档的,汇总记录了视觉设计的每个方面,从最大到最小的范围内的所有元素。这个文档的目标就是提供足够的细节来帮助人们将来做出明智的决策。


总结

其实,不管产品多复杂,用户体验要素都是一样的,但如何把要素背后的想法付诸实施确是一次自我挑战。

相关文章

  • 读书 | 用户体验要素

    0801-0807阅读: 用户体验要素(文末附有全书思维导图) 本文字数约2700,建议阅读时间5~7分钟。 简介...

  • 读书:《用户体验要素》

    每个产品经理在刚入行时,应该都被要求产品设计要以用户为中心,要注重用户体验。但是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通常大家更多的...

  • 4 用户体验

    • 1 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 • 用户体验的五层要素 ○ 《用户体验要素》:“用户体验的要素,来自5各层次的层层选择...

  • 《用户体验要素》读书随笔

    核心:5个层面,10个要素的模型,一种标准。 第1章 用户体验为什么如此重要 用户体验是指,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

  • 《用户体验要素》读书心得

    用户体验为什么如此这么重要? 1.用户体验: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接触)并“发挥作用”(使用)的。 2.网站...

  • 《用户体验要素》读书心得

    《用户体验要素》一书从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五个层次仔细探讨了用户体验的关注点。这是一本很好的入...

  • “菜鸟读书”——《用户体验要素》

    最近阅读了《用户体验要素》,写一写读后感。 关于序 发现老外的序跟中国的序有一个较大的区别: 老外作者的序一般都在...

  • 《用户体验要素》读书总结

    本书讲述了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并且将用户体验系统的分为了五个层面: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这五层用户...

  • 用户体验要素读书小结

    五个层级,有利于我们分块思考,并且层级由上自下逐渐抽象,而且,底部的层级决定了上层; 战略层就是产品目的以及商业目...

  • 【读书】读《用户体验要素》

    一、用户体验的五个层面 对于想入行PM的同学而言,《用户体验要素》一书的确值得一读。虽然中文版翻译的不是很接地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用户体验要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ym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