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刚剁完的朋友们你们的手和脚都长出来了吗?长不长都不要紧,这不还有双12嘛。
现在的购物节宣传真是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电视、手机、电脑、电梯间上,等个公交、坐个地铁、打个的士也都是广告,血脉喷张的画面配合直击人心的音乐强烈刺激着人们的大脑,让人不由得伸手去剁,有时候根本分不清到底是真正的有需求,还是被各种电商大V不断种草被人为制造出来的欲望!
当然不可否认大部分的需求还是切中消费者要害的,谁让这是个大数据分析个性化投放的年代呢,更何况这个年代连购物都偶像化了。
这两年随着直播行业的大火,越来越多像薇娅、李佳琦这样的直播K0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们给大家提供了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据说他们最厉害的是严选品控,能够用最低的价格让粉丝们买到更好更合适的产品,真真儿实力宠粉!
要说严选品控实力宠粉,就不得不提到这一模式的鼻祖——Costco(好市多),全美最大的仓储式连锁会员制零售超市。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将其称为“最值得学习的零售商”,股神巴菲特的死党查理·芒格称之为“最想带进棺材的企业”。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神奇超市”,向来秉承把顾客当成用户,而不是客户,想方设法帮顾客省钱。
这个超市有多受欢迎?坐拥十里洋场的大上海人也算是见过世面吧,Costco上海店(还远在闵行区)开业当天瞬间挤爆,下午干脆闭店了。
上海开市客开业盛况
这个真跟素质无关,日本美国的Costco也是天天爆满。广告或许会说谎(话说开市客也从来不做广告,还不如省钱让口碑做宣传)消费者的热情不会说假话,因为真的很好很划算。
美国人民喜闻乐见
Costco把效率发挥到了极致,从而极大缩减了成本,把利让给了消费者。
Costco内部规定,所有商品的毛利率不超过14%,一旦超过这个数字,就需要CEO批准,再经董事会批准。但是听说,董事会从来没有批准过。
除了超低的价格然后就是超低的SKU。(可以简单理解为精简品牌、品类和规格,也就是陈列的商品种类很少)Costco的SKU只有4000个左右,对比沃尔玛动辄的10万+SKU,Costco的商品数量可以说是非常少而精了,这样可以降低库存率和库存周期,品牌少还能取得更低的定价权,真正帮助顾客省心省力买东西,相当于是花钱(Cotco必须收会员费,好在全球通用,这也是他们的大半利润所在)雇了个买手帮你挑出了更质优价廉的商品,省时省力省心省钱买到适合的好物。
小米创始人雷军就是Costco的忠实粉丝,专程带队去Costco美国总部参观考察,向他们学习如何能够将高质量的产品卖得便宜,小米手机就向来秉持低利润高品质运作,整个国内3C市场的低价小米功不可没。雷布斯还开创了国内版“Costco”的低价优品模式—小米优品,口号是“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自有商城里全是小米生态链的产品,听朋友介绍之后我就迷上了这个APP,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不说了,我的小米优品购物车又满了......
其实我们身边也不乏这种极简SKU的店铺,比如服装买手店。我就常年在一家买手店里买衣服。店主眼光不俗,陈列的衣服极少却又件件都能打动我,省得我去商城乱逛还未必有收获,怎能不让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只是不知道啥时候她能看到这篇文章把costco的低价策略也引进来......
那面对另一片消费的热土——装修领域有没有类似Costco的极简SKU买手机构呢?当然是有的。那不就是全案设计(半包+全包+软装设计一体化)或者全包托管模式(真正意义上的拎包入住)嘛。
按理说现在的精装房也有点这个意思,但是他们的出发点是给开发商做SKU优化而非替业主着想(开发商省下的钱也没有返给消费者)。在看完这一篇,这个双十一剁手不发颤!篇我们也提到过这个话题,装修过程中我们要在几十个主材几百个品牌中做选择,对于普通业主来讲也实在很难做正确抉择。
智商捉急的精装房
和costco类似,我们现在正在推行的不管是全案设计还是全包托管服务,本质上来说都是建立在低价优品的服务基础上:每个品类筛选出两到三种对应主材供应商,通过合理的定制设计加上完善的主材及家具配套商采买,提供定制家居设计加落地的一站式服务。当然,作为未来私宅装修的一个趋势,这也需要不断筛选和积累优质的主材和家具供应商,毕竟在能保证整体效果的同时,还能省时省力拎包入住的家居整体解决方案,它是真的香啊。
2020年的如今和前几年的境况不同,当下我国正在推行对内对外两个循环,就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再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促进外贸。促进国内消费成为了当下的主要课题,在这种大趋势下,消费者把有限的的资金投入到无限的人民消费汪洋中去,理性和科学的规划就显得愈加重要,而我们作为设计师,帮助消费者合理规划装修预算,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正是我们的使命。
所以相信我,装修路上你并不孤单,你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只是需要找到对的人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我们也一直在为此努力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