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各大互联网公司的裁员消息陆续登上热搜。曾经,令人无限向往的大厂,现在却让人唏嘘。
疫Q以来,每次看到裁员消息,我都会焦虑。大厂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公司呢?
受疫Q影响,我们公司的业务逐渐缩小,并尝试转型。
最明显的变化,是从2020年开始,公司就很少对外招人。
各个部门,裁撤的裁撤,合并的合并,然后,不断调动人力去新业务组。
真担心有一天,公司突然通知我们,不用上班了。
所以,每一次风吹草动,都牵动我们的神经。
虽然很多人抱怨,新业务知识太多,消化不了,还说大不了不干了,但很少有人真的行动。
大家心里清楚,现在的环境,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并非易事。
今年我最明显的变化,是收起锋芒,不敢像以前随意怼客户。
当然,这里的怼并不是随意瞎说。打工人,基本的职业操守还是要有的。
以前,当客户无理取闹的时候,我不留情面,直接撕开ta的真面目。
现在,无论对方怎样发脾气,我都好言相劝,表现得更专业。
我最大的感受是,有些事我不敢冒风险了,很担心自己的意气用事,丢了饭碗。不过,谨慎做事,并不代表我选择躺平。
只要时间允许,我仍然在探索更多可能性,让自己更平稳地度过这段焦虑时期。
2.
与其每天焦虑怎样保住工作,不如趁着低迷时期,好好修炼自己,等有更好的机会了,才能稳稳抓住。
接下来,我给姐妹们分享一些我正在养成的习惯。
一、多读书,读好书。
这个习惯,说的人太多了,可能你一看到,会嗤之以鼻。
坦白说,近两年,我确实从中受益良多。自从读了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我内心想要读更多书,学习更多知识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虽然我本科毕业,但很长一段时间,我相信了“读书无用论”,工作以来,我几乎不碰书本。
疫Q期间,我特别焦虑的时候,读了读《好好学习》。
这本书里多次提到的临界知识,改变了我对知识的看法,对一些听过但不知道怎么用的概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知道该怎样运用这些概念,比如黄金思维圈,比如二八法则。
我开始想读更多的书,想学更多的实战知识。毫不夸张,我过去两年的读书量,比过去十年的还要多。
我选择读提升认知的书,那些得到大家好评的书,一定是帮我们解决了某些常见又无能为力的实际问题。
我一般在微·信读书上阅读,这个平台有个好处,是可以看到大家的评论,让我选书少走弯路。
读了那些好书,认知提升了,更帮助我行动起来,从此形成正循环。
周岭老师在《认知驱动》中提到内向成长和外向成长,内向成长指从自身出发,向内求的成长,读书就是一种内向成长活动,帮我们养成好习惯。
二、培养一项技能。
年龄越大,越觉得,有一技之能傍身非常重要。年轻的时候,不在乎以后怎样,能挣钱就行。
如果想换工作,随时走人。可过了30岁,当你跟年轻人拼不了体力,又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怎么办?
退休年龄延长,很多岗位却对年龄卡得很严,这时候,如果你有一技之长,一定可以脱颖而出。
创业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得靠工作谋生活。
有了被认可的技能,就有人愿意为此买单,我们才能过好生活。
自从公开写作以来,我收获了很多鼓励,也暗自下决心,要培养写作技能。
多写,多练,多学习,我相信,未来有一天,我也可以靠写作谋生。
如果你也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设计、画画、唱歌等等,不如先培养起来吧。
总有一天,这些技能会成就更优秀的你,这也是周岭老师提到的外向成长。
向外求发展,把自己放在社会价值体系的循环中,体现自己的价值,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双丰收。
三、锻炼健康的体魄。
最近,刘畊宏的健身操火上热搜,有很多人跟着一起锻炼。
年轻的时候,体力好,没觉得锻炼有多重要,现在,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我有点力不从心。
上完一天班,还要陪孩子各种疯闹,玩一会儿,就累得不想动。
自从我跟着主播锻炼身体,明显感觉体力变好了,抱孩子爬五层楼梯,不再气喘吁吁。每天精神好了,有朝气,有活力。
勤锻炼,既瘦身又健康。偷偷告诉你,最近一年时间,我已经减了十斤。
特殊时期,有更强的抵抗力,才可能躲过病毒的侵扰,这也是刘畊宏健身操火起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
四、培养稳定的情绪。
事情变多了,特别当工作和生活搅和在一起的时候,有稳定的情绪尤为重要。
处理起来,不急不躁,不因一点不愉快,扰乱自己的心情。
集中注意力,把当下的问题解决好。事情有条不紊地完成,减少焦虑和烦躁不安。
如果暂时无法做到让情绪稳定,可以多跟家人沟通,释放压力,也可以多鼓励自己。
希望疫Q赶快过去,到那时,找一份更喜欢的工作,有时间了,带着家人去堂食,去旅游。
眼下,仍然要热爱生活,过好跟家人相处的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