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967123/47c69235f4d14ccc.jpg)
春节到来,原有大段的放假时间可以利用起来,本来规划了时间用来读书,但是时间多了,读书的效率反而不高,计划中要看的3本书,只看了一本。而平时忙的时候一周至少也能看一本。这说明其实阅读时间并不需要特意的安排一大段空闲区间,只要把平时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再加上合理的使用手机上的阅读工具,就能让阅读变得触手可得。
虽然更喜欢纸质书籍,但是出于成本和便利性方面的考虑,电子书也是很有其内在优势。一般来说,为了学习某一类知识而需要的书会优先考虑购买纸质书,因为方便在阅读的同时在书上能够写写备注。还有就是经典深奥类的书籍,这些书有时候看起来比较费劲,需要不时的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纸质书就比较有优势。
电子书的优点也很显著,首先就是电子书的价格非常有优势,对于一些只用读一遍的书,购买电子版的就很划算。而且便于随时阅读。只要有手机,阅读类APP实在有太多的选择。我使用最多的还是Kindle和得到。
Kindle的电子书的储备还是很丰富的,特别是新书的电子版也更新的很及时。还有生词提示这个功能,在阅读英文原版的时候就不用浪费时间在查单词上,能保持阅读的流畅性。所以Kindle是我用得最频繁的阅读软件了,最近还增加了个上下滑动的翻页功能,比起左右滑动翻页更符合手机阅读客户的使用习惯,这要大大点赞的。
Kindle对于用眼看书的客户很nice,但是现在很多的APP已经推出了“听书”功能。特别开心的就是得到APP也很快的跟进了这个潮流。所以基本上这两个阅读APP就已经能满足平时的阅读需求了。
电子书最好不要选择太难读的书。从我的经验来说,手机本身就是一个带有注意力转移诱惑的东西,时不时的就弹出一个信息提示,很容易就抓走视线。如果书本身读起来就艰涩拗口,很难集中注意进行较长时间的阅读,阅读体验不好就很难坚持。
所以电子书我一般都是选择严肃小说类、推理小说类、还有就是图文并茂型的艺术类和介绍方法类的书籍。这些类型的书籍要么情节吸引人,要么口语化的表述比较多,都比较好读,哪怕受到些微打扰也不会太在意。
平时出门,我一般在包里放一本纸质书,如果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就看纸质书。比如当天和朋友约了喝下午茶,我一般会提早半个小时到,可以安静的先看半小时的书。如果环境不允许,比如光线比较暗的时候,就拿手机出来看看电子书。
如果是开车的时候,就一般就用听书的软件放出来听,这时候的书最好选择口语化程度比较高的那种,不需要太集中精神,但是也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当然这个不推荐,在复杂的驾驶环境时最好还是专心开车。
可以在走路或者身体不能动,但大脑可以动的时候听书,比如美甲美容的时候,我就用来听书,一般来说一个小时美容时间也能听上一两章。或者是排队的时候也可以看看电子书或听书,原来我特别讨厌排队,这是一个最让人感觉生命被浪费的社会规则。但是如果能静下心来看看书,反而没有那么烦躁了。
这样下来一天的零散时间汇总起来,能用于阅读的时间基本上能到1-2小时,一本书都能看上几十页呢,一周坚持下来可不就是1-2本书吗?一年坚持下来可就是50本-100本的阅读量呢。是不是很简单? 如果早上早起或晚上睡前再安排一个小时用于读书,一年破百本不是梦啊! 听起来是不是很激动! 其实读书真的不是那么难的。
事情有时候就是这样,越是刻意安排时间来阅读反而读不好,把读书这件事情融入到生活习惯中,坚持着去做,点点滴滴积攒起来就是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