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中的国人品格,让人泪下的英雄故事
滇西,从2000多年前算起,腾冲就已经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非常了不得的地点。在西汉时腾冲就已经是通往南方的交易要点,也是国界的分界点,这里是中国丝绸之路上最后的一个南方驿站,过了这个地方,莽荒之野我们见到的总有英雄与壮烈,在这些悲壮的故事里,我们广为人知的是英雄的品格,但真正让人震撼的其实是在血海中鏖战的抗战历史。在民族悲歌里,腾冲这里的故事可歌可泣,而赵大河所写的《燃烧的城堡》正是呈现这段鲜为人知却极其震撼的历史,在抗战后期,腾冲已然是沦陷区,祖祖辈辈生于于此的人奋起反抗。在奋勇抗争的腾冲中,他以一个孩子的视角重新审视这场悲壮的战役,县长张问德、医生方渡等普通而伟岸的形象一一矗立在读者眼前。
开始读的时候就让人感觉心情凝重,因为这段民族的伤痛历史,是每一个国人都挥之不去的梦魇。赵大河在《燃烧的城堡》塑造的绝不止一个人,而写作的多样化文体也让他将自己的身子俯了下去,他不会仅仅只是让读者被情节所牵引,更多的是希望在这故事里,跳出人生处境来审视时代,从英雄的悲歌里来看到时代真实的表达。也许你对红色文学了解了许多,也许你知晓了在这个特殊时期多少英雄儿女的故事,但是抗战时期的腾冲,他是民族团结与民族精神呈现的契点,值得每一个国人都细细思考和追问,在这殊死的战斗,人在战争与家园的护卫中,应该处于一种怎样的关系?而更博大的一点的思考则是,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在这血战里,我们应该怎么体现?
1942年5月10日,292名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腾冲城。 5月28日,腾冲绅士名流刘楚湘、徐友藩等在曲石秧草塘召集会议,商讨抗日事宜。这是怒江以西一直延伸到腾冲的大片国土的沦陷。滇西大反攻的序幕也在这里揭开,雨季强渡怒江,光复腾冲,中国远征军在这里发起反攻时的艰难,在当下几乎难以想象,127天的血战,阵亡9168人,盟军官兵阵亡19人,歼敌6000多人。而《燃烧的城堡》正是对这段历史的真实反映,腾冲,就此在民族的烽火里成了血与火淬炼出的丰碑。
如果你看过《燃烧的城堡》,你肯定会第一时间被这本书的封面所吸引,一片的鲜红,色彩的艳与颜色的蓝的对比,让我们看得到在悲剧之下的血战是多么地壮烈。之所以叫《燃烧的城堡》,不仅仅因为战火纷飞中腾冲成为火海,化作了一片瓦砾。腾冲人民的隐忍、血勇、抗争与愤怒,成了一座火山。在这次壮烈的故事里,你在封面的设计可以看到战火洗礼之后的腾冲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英雄城市。在民族仇恨与血泪中洗礼过的腾冲愈加坚韧、美好,只因为经受了血与火的抗争而凤凰涅槃般地得到了新生。这里呈现的,正是这段真实的历史。
全书30余万字,描写了20世纪40年代,日军铁蹄入侵云南腾冲这座小城时,父亲方渡正在忙乱地迎接“我”的诞生。踩在生死悬崖上的“羔羊”们,从此开始了向死而生——在血与火中,他们或苟且偷生,或抑郁悲怆,或不屈不挠地展开英勇抗争……而这座多山多雨的城市,也终将在熊熊火焰中涅槃。
除了故事的激动人心之外,赵大河在创作《燃烧的城堡》时的态度也是让人敬佩,他亲自前往云南实地考查,通过自己的故事来讲述,也通过采风的形式走访了抗战老兵,听他们讲述真实的历史故事,在参观滇缅抗战博物馆,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也在腾冲的国殇墓园不断凭吊,以此来和战场旧址上曾经留存的那些人真实对话,生动的故事和真切的感情激荡了人心。而这些,正是历史值得我们震撼的地方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