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那个“见字如面”的年代

那个“见字如面”的年代

作者: 天天天凉 | 来源:发表于2019-05-15 01:01 被阅读0次

        读书时候还比较喜欢看书,只是作为学生不可能有钱总买新书,所以县上几个旧书摊便理所应当的成为周末常去之地。曾经在旧书摊淘到的书里就有一本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先生的书信往来全集,自己平时也常和朋友通信,所以深有感触。

那个“见字如面”的年代

        书信的年代是了“白衣飘飘”的年代,多少情真意切和牵挂都经过一笔笔勾勒出来,犹如雕刻家纂刻作品。那些荧光发亮的笔墨,带有花香的信纸,被折叠成“心”形,或者别的形状,再小心翼翼写上地址,贴上精美的只需要几毛钱的邮票,再封好信封。

        从投递进邮筒那一刻,心就跟着信一点点向着要倾诉的人所在地靠近。

        准备收信的人也会忐忑不安,时常要往传达室跑,生怕错过些什么!

        只是从前车马很慢,一封信有时候要一个星期甚至更久才能送达收信人手中,所以,快要过节的前几天就提前把信写好寄出,这样就能在节日当天收到祝福,多大的惊喜?这样的幸福在每次重新翻开书信时候,闻到信纸和笔墨的味道很容易就能再次体验到。

      书信的年代也是“见字如面”的年代。因为怕信件太重邮费贵,只能写几张信纸,不能说惜字如金,也是很多话揣摩再三,正是修炼文学功底的时候。信上的字,字组起来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正是一个人站在你面前要深思熟虑想说的话吗?有言辞犀利的,有歪歪扭扭的,有错别字,也有龙飞凤舞的,轻易就能想象出写信人表情和动作。

      也许一些人在后来的后来就断了联系,被时代冲击也好,被我们新生活淡化也罢,都会让我们不断向前,认识新的、更多的人。但是,假如还有细心保留下的那些信件,还能感受到笔墨上的心情,那么,与那人依然“见字如面”。

那个“见字如面”的年代

相关文章

  • 那个“见字如面”的年代

    读书时候还比较喜欢看书,只是作为学生不可能有钱总买新书,所以县上几个旧书摊便理所应当的成为周末常去之地。曾...

  • 《见字如面》 || 见字如面

    文 / 染染夏光 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会用一句话来总结一本书的大概内容或者我大抵的感受,而这本书,《见字如面》,却让...

  • 在那个见字如面的年代

    最近看了一档很火的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每一期都有几位实力演员为大家读着来自不同年代不同的人写的信,这些信跨越了时间...

  • 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好怀念那个见字如面的年代。发出去一封信,默默的在心里算着他有没有收到,悄悄地想着对方看信时的表情,再满怀...

  • 见字如面——由《见字如面》想到的

    最近喜欢上一个节目,叫《见字如面》。那些读信人,那一封封饱含人世间各种情感纠葛的信件,不仅仅是坊间的历史记载,更是...

  • 『见字如面·书世界』致最好的我们

    『见字如面·书世界』征文 耿耿——八月长安《最好的我们》 亲爱的耿耿: 见字如面。我很高兴能够在那个夏天邂逅你。是...

  • 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 穿过一道道屏障 曲径通幽的地方 看见 一群人的狂欢 一群人的孤独 见字如面 顺着潺潺的溪流 来到了童话的...

  • 见字如面

    文/阿止DORA 昨晚聊天,朋友突然说她给我写了封信,大概这两天就能到。我莫名有点感动,但嘴上还是嫌弃着——这什么...

  • 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不如不见。看画。

  • 见字如面

    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没有电子邮件、没有QQ和微信、没有视频电话的年代里,传统的纸质书信是人际交往主要且重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个“见字如面”的年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ay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