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连着办了4个国家的签证,从年初的芬兰,德国到之后的加拿大以及最近的古巴,遭遇感受各不同。如果用企业管理的标杆来看,无论在是否以客户为中心,还是运作管理效率,这些签证中心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真是所谓朝南坐,没有这种动力和压力。
芬兰~节奏慢+管理流程混乱
2016年底打过几次电话想预约签证办理都没人接,网上预约一下子就到了3周之外。想着芬兰应该没多少人会去,元旦过后,我和朋友决定直接过去办理。到了现场等待的申请者乌泱乌泱,我们意识到自己严重低估了极光大年芬兰的热门程度。
传说中的北欧幸福指数高看来是真的,他们的工作节奏不紧不慢:芬兰那三个柜台其实只有2个柜台有工作人员,1个柜台是办理VIP申请,一个办理常规申请。
申请签证之奇闻逸事 申请签证之奇闻逸事他们的流程也存在很大问题,等了很久我才发现有VIP通道,而在二楼领号处以及三楼的受理处都没有任何公告。VIP不仅可以优先办理,还有短信通知和护照快递服务。这明明可以正大光明告知申请人的信息为啥藏着掖着…而当我问及VIP通道和常规通道哪个等待人员更少时,得到的回答是“不知道”。看着混乱的场面,我挺替他们捉急。
德国~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决定暑假和儿子一起去德国,所以趁着他春假回来的空,去申请德国签证。时间紧(万一晚几天,儿子春假回去就拿不到护照了),而且情况还比较复杂(他目前的常住地不在上海,但在上海申请),我的心里在打鼓。
同事帮我找了需要准备的材料,满满当当2页A4,于是我们严格按照所需材料准备。我还特地写了一封信,说明了我们的特殊情况,以及必须在4天之内领回护照的要求。
申请签证之奇闻逸事 申请签证之奇闻逸事到了签证处,预办理处在一楼户外一角,令人有点惊讶,虽然非纯露天,但要是下雨怎么办?到了楼上,直接申请了VIP通道。在办理时,被告知还是需要出生证,正在懊恼不会要再跑一趟时,工作人员给了建议:可以让家人拍照传过来,打印出来即可。于是,高科技手段避免了再走一趟的麻烦。
法国和德国的签证在同一处。办理时听到旁边的柜台服务小姐说,签证照片不能露牙齿,要求那人去重拍。我一紧张,赶紧看看自己的照片,坐在我对面的小姑娘说没事的,那是法国签证要求,我们德国没这说法。平时感觉浪漫的法国人要求笑不露齿,比德国人更严肃?:)
加拿大~令人崩溃的线上系统+难以理解的审批流程
办加拿大签证是为了给儿子转机去美国多个选择,很多人都说有美国10年签证的很容易拿到加拿大签证。加拿大签证网站提示我们这个情况可以online申请,得到批准后,再递交护照即可。于是尝试online申请,没想到是个令人崩溃的经历。那个网站需要上传的资料很少,但是我足足花了一周的时间才上传完毕。每次上传都遇到down 机的问题,为此我避开高峰时间,深夜上传,但依旧如此,到后来都有心理障碍了。
终于上传完资料,没2天的功夫,就收到邮件通知我的申请状态有变化!进入申请页面,发现我的签证申请已经被批准了。好快的速度!突然想起来,那儿子和我是作为一个家庭的申请,他怎么没回音呢?过了2周,终于等不下去了,no news is bad news. 我跑去签证处问工作人员,人家告知他们只负责收和发护照和申请资料,审批不在他们这里。他们难道不是一个家庭为单位来审查吗?我的脑海里疑云重重,即使觉得要补资料,他们也没来问我们要呐。
过了快一个月我已经快放弃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要求补充儿子I20表格和学校证明的材料。给他们发过去之后,没两天就批准了。我到现在还没想明白,他们难道是把我俩作为2个单独的case来审批的?这样不是更低效吗?不理解…
古巴~社会主义福利和签证要求
听说古巴对中国公民有类似落地签的做法,但想想还是在中国先办一个签证更为保险。朋友查了网站说他们6月底闭馆2个月,在此期间可以去北京办理。我们等到他们应该开馆后的第三天去了,没料到吃了个闭门羹。
申请签证之奇闻逸事打电话到北京,对方说也刚得知他们的上海领事馆不能如期开馆,具体原因并不清楚。我和朋友只得相约过一周再去,这次终于开馆了。和工作人员聊了几句,说是上周网络没恢复,所以大家在家办公。问题是好歹你们也在门口出个更新的告知书呢。又聊到闭馆2个月在干吗,我原本的猜想是装修之类的,没想到他们是放假2个月!真是社会主义好福利哪!
申请签证之奇闻逸事再看申请资料,旅游保险(非美国公司)。好险!之前并不知道有这个要求,看了下我们买的保险,还好是意大利的Generali,过关!
前一阵屡屡打破票房纪录的战狼2的最后一幕“中国护照虽然不能让我们去到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但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祖国却可以把你接回家…”令人感动和自豪,但每每出国需要申请签证时,还是会觉得我们的国力还需要更加强大,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有更多国家对中国公民开放免签待遇。
申请签证之奇闻逸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