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一下你是否也有类似的心路历程。
一直以来都把自己放在一个受害者的模式,觉得自己没有被重视,没有被关爱,有着很多的抱怨和牢骚,所以说在一边做家务的时候,心里往往会有很多的情绪,会觉得自己像一个老妈子,像一个佣人,不停的在干活,而没有人帮助自己,所以自怨自怜自艾。
那么在这种心态下,要么就是压抑自己,不说话装冷酷,而内心不断的在一遍遍的去攻击自己、可怜自己。要么另外一面就是压抑不住了,会在某个点上被触发和崩溃,而呈现张牙舞爪的疯狂状态。
通过学习和成长,通过跟孩子的互动和碰撞,会发现原来这个模式是自己在内心深处引申和演绎出来的受害者模式,由A引申到B再到C,那可能让自己崩溃的不是A,反而是引申出来的B和C,让自己深陷泥潭无力自拔。而真正的现实,也不过是大家都在用自己的习惯去生活而已。
那对于别人呢,对于孩子对于爱人,往往是带着“扭曲误解的眼镜”去看他们。会用“我们以为的他”去解读他,无论她怎么说怎么做,我们只相信自己解读的这个部分,所以说自以为是的给他贴标签扣帽子,然后用愤怒的语言和行为去回应那个“我们以为的他”。而对方也不堪忍受会还击或逃避,从而双方的关系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当我们通过学习和成长改变了自己,学会爱自己,让自己的内心更加的丰盈-充实和强大,那么我们就不会像乞丐一样伸出双手去向身边的人讨爱,而表现出来的却是对他们的攻击和不信任,甚至误解。
我们会有更广阔的心胸去接纳他们呈现的种种的状态,因为爱一个人就是能够彼此的理解和接纳,充分的信任和欣赏!
让我们去做一件事情,我们会很安住在当下,因为那是我们自己主动愿意去做的,并且在做的过程当中会给自己更多的肯定、更多的赞美:你做的很好,大家都为了爱这个家,付出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当我们每做一点点,我们对这个家的爱就会多一点点!!
坦然淡定,从容和甜蜜,那么在做任何事情当中,我们都享受在当下与自己同在,与我们爱的人同在。
当内心丰盈和充实起来,我们会给孩子呈现出一种美好幸福的状态,教育的极至是行为的影响,而非你说了什么,讲了什么样的大道理。
而我们跟对方相处的时候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稳定的,平静的淡定和从容的情绪,无论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们都能更多的接纳和理解,但并非是纵容。我会更平静的表达出我们的感受,更坚定的说出我们的期待。
“我仍然会爱你这个人,但你现在所做的行为是我觉得不适合的不对的,我希望你能改正。”
不带情绪的表达,温和而坚定的执行规则,会让孩子感觉到真正的安全感,并且愿意去反思和觉察自己,也许当下会有一些情绪,但也会慢慢的跟随我们的改变,去调整自己。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可能就是在我们陪伴孩子的路上,当我们没有办法搞定孩子,当我们没有办法读懂孩子,我们沉下心来去学习、去成长自己。那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收获越来越不一样的自己,以及越来越亲密的家庭氛围以及那个阳光自信、努力上进的孩子。
感谢孩子用他的温暖的小手推动着我们的成长,和孩子一起相伴学习成长,是我们这一生最幸福的事情!!
网友评论